南歌子词三首(其三)

簳蜡为红烛,情知不自由。

细丝斜结网,争奈眼相钩。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尤]韵

翻译

竹节制成红色的蜡烛,心中明白这并非自由之物。
细密的丝线斜斜编织成网,却无法抵挡目光的牵引。

注释

簳蜡:用竹节制成的蜡烛。
情知:心里明白。
不自由:不是真正的自由。
细丝:细密的丝线。
斜结网:斜斜编织成网。
争奈:无奈,抵不过。
眼相钩:目光被吸引。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裴谞的《南歌子·其三》,其中蕴含深沉的情感和对自由的渴望。"簳蜡为红烛,情知不自由"两句,通过对红烛的描绘,表达了内心的情感受到了限制,不能任意流露。这里的"簳蜡"指的是一种植物蜡烛,用来比喻诗人被束缚的情感。"细丝斜结网,争奈眼相钩"则是通过细丝织网的形象,表现了纠缠不断的人际关系和情感牵绊,"眼相钩"暗示了一种无法摆脱的情感羁绊。

整首诗以精致的笔触勾勒出一种无奈与困顿之中渴望自由的心境。诗人巧妙地运用了象征和隐喻,将内心世界的复杂情感转化为生动的画面,读来令人感到沉郁而深长。

收录诗词(5)

裴諴(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新添声杨柳枝词(其一)

思量大是恶姻缘,只得相看不得怜。

愿作琵琶槽那畔,得他长抱在胸前。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新添声杨柳枝词(其二)

独房莲子没人看,偷折莲时命也?。

若有所由来借问,但道偷莲是下官。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和主司王起

常将公道选群生,犹被春闱屈重名。

文柄久持殊岁纪,恩门三启动寰瀛。

云霄幸接鸳鸾盛,变化欣同草木荣。

乍得阳和如细柳,参差长近亚夫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敬酬张九龄当涂界留赠之作

茂先寔王佐,仲举信时英。

气睹冲天发,人将下榻迎。

圭符肃有命,江国远徂征。

九派期方越,千钧或所轻。

高帆出风迥,孤屿入云平。

遄迈嗟于役,离忧空自情。

饰簪陪早岁,接壤厕专城。

旷别心弥轸,宏规义转倾。

徒然恨饥渴,况乃讽瑶琼。

形式: 排律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