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池上坐

朱华甤清漪,庭草凄已绿。

岁月忽以驰,流光复局促。

古人亦有言,夜游当秉烛。

感此伤我心,前修以自勖。

逍遥放情志,胡为自踯躅。

结庐在崇冈,极眺沧浪曲。

朝游渥吾缨,夕游濯吾足。

自知非至理,聊以从所欲。

形式: 古风 押[沃]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池边的静谧景象与诗人内心的感慨。首句“朱华甤清漪,庭草凄已绿”以红花映衬清澈的水波,庭草在初夏的绿意中显得有些凄凉,营造出一种既美丽又略带哀愁的氛围。接下来,“岁月忽以驰,流光复局促”表达了时光飞逝,让人感到紧迫和无奈的情绪。

“古人亦有言,夜游当秉烛”引用古人智慧,提醒人们珍惜时间,夜晚也要点亮烛光继续前行。诗人借古人之言,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并以此激励自己要更加努力,不虚度光阴。

“感此伤我心,前修以自勖”则直接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感受,因眼前的景象而触动,决心向先贤学习,勉励自己不断前进。接着,“逍遥放情志,胡为自踯躅”表达了诗人追求自由、释放情感的心愿,同时也反思为何会自我束缚,不能更自由地生活。

最后,“结庐在崇冈,极眺沧浪曲。朝游渥吾缨,夕游濯吾足”描绘了诗人选择在高山上建屋,面对蜿蜒的河流,每日清晨沐浴,傍晚洗脚的生活场景,展现了他向往自然、追求心灵宁静的理想状态。然而,“自知非至理,聊以从所欲”也透露出诗人对于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清醒认识,以及在追求个人愿望时的矛盾心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间、自由与理想的思考与追求,既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有对现实困境的反思,充满了哲理意味。

收录诗词(772)

宗臣(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末年著名抗金名将宗泽后人。嘉靖二十九年进士,由刑部主事调吏部,以病归,筑室百花洲上,读书其中,后历吏部稽勋员外郎,杨继盛死,臣赙以金,为严嵩所恶,出为福建参议,以御倭寇功升福建提学副使,卒官。诗文主张复古,与李攀龙等齐名,为“嘉靖七子”(后七子)之一,散文《报刘一丈书》,对当时官场丑态有所揭露,著有《宗子相集》

  • 字:子相
  • 号:方城山人
  • 籍贯:兴化(今属江苏兴化)
  • 生卒年:1525~1560

相关古诗词

闻钱惟重使楚寄赠

清夜事行游,去上西山址。

百卉何腓腓,荆榛被广路。

明月照我怀,浮云莽不止。

对此感我思,嗟彼远游子。

远游在何方,乃在潇湘里。

道路阻且修,相去万余里。

顾瞻双飞鸿,眷言未能已。

形式: 古风

李伯章归自邮来访

秋飙厉长空,鸿翼已高翥。

渚蕙日夜零,庭皋被白露。

揽衣起长望,同心忽相顾。

入门见颜色,慰我遥思慕。

我有一尊酒,聊以结欢娱。

君其勿遽行,豺虎满中路。

形式: 古风

赠孙子升文学

故人何处来,车马忽东骛。

别后发空短,花前首重聚。

送君江上舟,徙倚江上树。

江阔正风波,君且未可渡。

形式: 古风 押[遇]韵

又得明卿书

秋色满天地,悲风动高台。

浮云惨不舒,白日忽已摧。

远念客游子,鼓楫潇湘回。

北顾金马门,东望沧海隈。

不念旧所欢,弃置如尘埃。

传我尺素书,抽翰空徘徊。

历历天上榆,冉冉庭前梅。

相思难重陈,叹息生余哀。

形式: 古风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