溆浦楠木洞盖神龙所居今年夏大旱县官乞取其水以祷立应民犹以为未足因作是诗以遗诸公致再请之意焉

倾心南山云,如渴望梅岭。

朝来有佳思,拄笏不见顶。

丰隆骏奔走,列缺元驰骋。

雨不到人间,风伯乃为梗。

生来食官仓,四海无二顷。

歌诗视天汉,一念极耿耿。

阶前甃清泉,洮颒冰雪冷。

乾喉欲生烟,空下百尺绠。

幽轩竹三四,柯叶殊秀整。

迩来头抢地,但惧不得永。

以斯占稻粱,生意鱼在鼎。

潜虬民司命,膏泽浸兹境。

邑官树嘉政,责报甚形影。

瓶罂走十里,岂惮一再请。

君其洁斋俟,百谷正延颈。

客子无远谋,空肠望遗秉。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宋代诗人曾几的诗《溆浦楠木洞》描绘了南山云雾之美以及对丰收的期盼。诗人以渴望梅岭的意象表达对楠木洞神龙赐福的热切期待,早晨起来心中充满佳妙思绪,然而公务繁忙使他难以仰望山巅。他将丰隆和列缺两位神话中的神祇与风雨相提并论,暗示干旱之下的祈求仍未得到满足。

诗人自嘲生活依赖官仓,感叹自己没有私田,只能仰赖神灵恩惠。他以天汉(银河)比喻自己的诗歌,表达对公正和清廉的坚守。阶前的清泉虽冷冽,却象征着内心的清静。诗人担忧岁月流逝,楠木洞的神力不足以长久维持生机。

楠木洞被视作稻粱之源,象征着丰饶,而县官积极祈求,百姓期待更多恩泽。诗人提醒众人要斋戒等待,因为百谷正在期盼雨水。他自己则感慨无能为力,只能寄希望于神龙的再次施恩。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和神话元素,表达了对丰收的渴望、对公正政治的向往以及对神灵庇佑的虔诚,同时也揭示了当时社会对神灵信仰的依赖和对官员责任的期待。

收录诗词(614)

曾几(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茶山居士。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历任江西、浙西提刑、秘书少监、礼部侍郎。学识渊博,勤于政事。他的学生陆游替他作《墓志铭》,称他“治经学道之余,发于文章,雅正纯粹,而诗尤工。”后人将其列入江西诗派。其诗多属抒情遣兴、唱酬题赠之作,闲雅清淡。五、七言律诗讲究对仗自然,气韵疏畅。古体如《赠空上人》,近体诗如《南山除夜》等,均见功力。所著《易释象》及文集已佚。《四库全书》有《茶山集》8卷,辑自《永乐大典》

  • 字:吉甫
  • 籍贯:其先赣州(今江西赣县)
  • 生卒年:1085--1166

相关古诗词

禽声

不如归去东皋上,美酒提壶迎妇饷。

何妨脱裤著新衣,百箔蚕丝茧如盎。

春泥滑滑未没腰,田间布谷初立苗。

牧儿喜舞麦熟也,报答尔曹婆饼焦。

形式: 古风

董令升舍人朋溪图赵祖文笔也

谷风不须歌,朋友道缺绝。

请歌伐木诗,歌罢听吾说。

汉朝儒宗系,今代侍臣杰。

甘泉久论思,阳羡小休歇。

郊园谷幽幽,乔木覆清樾。

百禽鸣其间,相唤极可悦。

坐令公感慨,朋好苦难结。

不如侣荆溪,迥与世情别。

淡乎若无味,了不见凉热。

是以乐从之,诸峰况罗列。

赵侯有能事,短纸藏曲折。

更作陶渊明,飘飖弄明月。

形式: 古风

谢柳全叔县丞寄高丽松花

幽人所住空山里,老松皆作虬龙起。

但知树底听松风,不见风前落松子。

三韩华萼手自开,其间琐碎如婴孩。

请因贾客诏君长,二十馀年无使来。

形式: 古风

谢胡帅饷酥

虎头骨相生来无,谈天吻燥斋肠枯。

欲从底处觅膏润,凝香燕寝烹牛酥。

鹅儿黄拂冰肌肤,关中穰下远不如。

已令炊饼作十字,今晨盛馔非伊蒲。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