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寄

宛丘之别今五年,汴上留连才一日。

残生飘泊客东南,忧患侵陵心若失。

先生神貌独宛然,但觉岩岩瘦而实。

有如霜露入秋山,扫除繁蔚峰峦出。

自言近读养生书,颇学仙人饵芝朮。

披寻图诀得茯苓,云是松间千岁物。

屑而为食可不饥,功成在久非仓卒。

上侔金石免毒裂,下比草木为强崛。

涓涓漱纳白玉津,鍊以真元纳之骨。

神仙自是人不知,岂为难求废其术。

我闻公说心独嗟,欲问太虚穷恍惚。

奈何不使被金朱,乃俾枯槁思岩窟。

又观世事不可常,倚伏谁能定于一。

终身轩冕亦何赖,况有朝升而暮黜。

何如端坐养形骸,寿考康宁无夭屈。

乃知岂即非良图,却笑儿曹嗜糠籺。

青衫弟子昔受经,赋分羁穷少伦匹。

自知无命作公卿,颇亦有心穷老佛。

但思饱暖愿即已,妄意功名心实不。

终期策杖从公游,更乞灵丸救衰疾。

形式: 古风

翻译

分别在宛丘已经五年,汴水边的逗留仅有一天。
余生漂泊在东南方,忧虑困扰使我心神恍惚。
先生风采依旧清晰,只是显得威严且瘦削而坚实。
如同秋霜洒满山岭,清除繁茂后峰峦显现。
他自己说最近研读养生书籍,学习仙人服食灵芝和术药。
翻阅图谱找到茯苓,说是松树间生长千年的宝贝。
研磨成粉食用可免饥饿,修炼长久而非一时之功。
功效如同金石般坚固,能抵抗毒害,胜过草木。
慢慢吞咽犹如白玉液,用真元炼化融入骨髓。
神仙之道本无人知,怎能因难求而放弃。
听你讲述我深感叹息,想探寻宇宙的奥秘却迷茫。
为何不让我身披金甲,却让我枯守岩穴思考。
世间事变化无常,谁能预知命运起伏。
终身荣华富贵有何用,何况朝起夕落难以预料。
不如静坐修养身心,长寿健康才是真谛。
这才明白这并非坏主意,嘲笑世人追求功名如嚼糠。
昔日穿青衫的弟子,命运多舛,少有匹配之人。
深知自己无缘公卿,也有心效仿老僧修行。
只求温饱即可满足,功名之心实则淡薄。
最终期待跟随先生游历,求取灵丹以救衰病。

注释

宛丘:地名。
汴上:汴河岸边。
飘泊:流浪。
侵陵:侵扰。
神貌:风采。
岩岩:威严的样子。
霜露:比喻忧患。
繁蔚:茂盛。
养生书:关于养生的书籍。
饵:服用。
茯苓:中药名。
松间:松树之间。
金朱:贵重的服饰。
枯槁:形容人衰老。
世事:世间之事。
倚伏:顺逆。
轩冕:官位。
端坐:静坐。
寿考康宁:长寿健康。
儿曹:他人。
糠籺:粗劣的食物。
青衫弟子:穿青衫的弟子。
赋分:命运。
穷老佛:穷困的僧人。
妄意:虚妄的想法。
策杖:拄杖。
灵丸:神奇的药丸。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诗人张耒的作品,名为《再寄》。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表达对友人深厚情谊与追求长生不老之境界的诗篇。

诗的开头“宛丘之别今五年,汴上留连才一日”表明了时间流逝和生命的短暂,诗人感慨万分。接着,“残生飘泊客东南,忧患侵陵心若失”表现了诗人的漂泊无依和内心的忧虑。

“先生神貌独宛然,但觉岩岩瘦而实”则是对朋友形象的描绘,赞美其超凡脱俗的风采。以下几句“有如霜露入秋山,扫除繁蔚峰峦出。自言近读养生书,颇学仙人饵芝朮。”表达了诗人对朋友修炼长生之术的赞赏和羡慕。

在接下来的几句中,“披寻图诀得茯苓,云是松间千岁物。屑而为食可不饥,功成在久非仓卒。”诗人表达了对朋友修炼仙术的钦佩,并认为这是长期积累和修行的结果。

“上侔金石免毒裂,下比草木为强崛。涓涓漱纳白玉津,鍊以真元纳之骨。”则是对朋友仙风道骨的描绘,以及其内在的清净和坚韧不拔。

接下来,“神仙自是人不知,岂为难求废其术。我闻公说心独嗟,欲问太虚穷恍惚。”诗人表达了对朋友修炼成仙的敬仰,并希望能够了解其深邃的心境。

“奈何不使被金朱,乃俾枯槁思岩窟。又观世事不可常,倚伏谁能定于一。”则是诗人对于现实生活中的困顿和无常的感慨,以及对朋友修炼之道的向往。

“终身轩冕亦何赖,况有朝升而暮黜。何如端坐养形骸,寿考康宁无夭屈。”诗人提出了一个问题,既然世事无常,那么不如安心修炼,以求得长生。

最后,“乃知岂即非良图,却笑儿曹嗜糠籺。青衫弟子昔受经,赋分羁穷少伦匹。”诗人表达了对朋友仙道的赞同,并自称为其门下弟子,接受过朋友的教诲。

“自知无命作公卿,颇亦有心穷老佛。但思饱暖愿即已,妄意功名心实不。”诗人承认自己没有成为高官的命运,但也有一颗向往长生和追求精神境界的心。

“终期策杖从公游,更乞灵丸救衰疾。”在诗的结尾,诗人表达了希望能够跟随朋友修炼,并且请求朋友赐予仙丹,以解除自己的病痛。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展示了张耒对朋友的深情,也反映出他对于超脱世俗、追求长生不老的向往,以及对道家养生术和修炼成仙之道的钦佩。

收录诗词(2256)

张耒(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时期大臣、文学家,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列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

  • 字:文潜
  • 号:柯山
  • 籍贯: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
  • 生卒年:1054—1114年

相关古诗词

农妇

耕田衣食苦不足,悠悠送子长河曲。

同行不可别未忍,日暮河边仰天哭。

男儿从军薄妻子,妇人随夫誓生死。

封侯佩印未可知,不道沙场即为鬼。

形式: 古风

刘壮舆是是堂歌

读堂中之书兮,以致子之眠。

饮堂中之酒兮,以休子之言。

是非杂然于子之耳兮,付庭中之叹蚓,与夫木上之鸣蝉。

庶几养生而保和兮,穷子之年。

形式: 古风

刘伯寿秘校

将军卷金甲,独卧嵩山阿。

千金买蛾眉,昼夜饮且歌。

时平武库锁,赂买戎狄和。

不复用英雄,惜哉双鬓皤。

延我寒夜欢,清尊不辞多。

壮气老未已,醉来须屡摩。

充国年七十,立功未蹉跎。

我欲劝公起,拂尘挥旧戈。

公言一世中,欢乐能几何。

安用身外名,功高竟消磨。

家住太室阳,开门对嵯峨。

嘉肴荐尊俎,有酒如江河。

度曲得新声,词成自吟哦。

乐此常不足,尚安知其他。

我愕不知答,高贤固殊科。

马援喜功名,旅死遭讥诃。

陶潜虽放情,但为硕人薖。

公于二者间,安处行逶迤。

寒厅有修竹,野泉涨微波。

不厌徒驭勤,高车幸来过。

形式: 古风 押[歌]韵

华月

华月流春宵,散我高林影。

披衣步其下,爱此扫地静。

吾心方浩然,万境一澄莹。

徙倚玉绳低,寂寥沈远听。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