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赠河中表兄李渎

早年声誉压群公,耻与浮华斗竞同。

似我枉教縻好爵,如君方信是冥鸿。

轩车少见权门下,图籍多于秘阁中。

岂独圣朝无贺监,退藏自怯达尧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翻译

早年他的声望超越众人,不屑与浮夸之辈争胜。
像我这样的人空有高官,而你如同孤雁,深信自己的选择。
在权贵之家很少见到你的车马,藏书阁中的文献却比比皆是。
岂止在圣明的时代缺少你这样的贤臣,即使退隐也怕妨碍了皇帝的洞察力。

注释

早年:指诗人年轻时。
声誉:声望。
压群公:超过众人。
耻:以……为耻。
浮华:奢华、虚浮。
枉教:白白地授予。
縻:束缚,此处指担任官职。
好爵:优厚的官位。
冥鸿:比喻不随流俗、高洁之人,此处指对方。
轩车:华丽的车子,代指权贵。
权门:有权势的家庭或势力集团。
图籍:书籍。
秘阁:收藏珍贵文献的地方。
圣朝:圣明的时代。
贺监:贺知章,唐朝著名文人,此处借指贤臣。
退藏:退隐。
怯:害怕。
达:使……明白,此处指影响。
尧聪:尧的智慧,比喻皇帝的洞察力。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魏野写给表兄李渎的一首寄赠诗。首句“早年声誉压群公”赞扬了李渎早年的声望之高,超越同辈。次句“耻与浮华斗竞同”表达了李渎不追求世俗虚荣,保持高尚品格的态度。第三句“似我枉教縻好爵”暗示李渎的才能被埋没,但诗人认为这是值得的,因为李渎的志向不在仕途。第四句“如君方信是冥鸿”进一步肯定李渎像孤独的鸿雁,志在高远,无意于尘世纷争。

第五句“轩车少见权门下”描绘了李渎远离权贵,生活简朴,常在书卷中度过。最后一句“图籍多于秘阁中”赞美他的学识渊博,藏书丰富,甚至超过宫廷秘阁。结尾“岂独圣朝无贺监,退藏自怯达尧聪”以古代贤臣贺知章自比,表达对李渎深藏不露、明智谦逊品质的赞赏,同时也暗含对圣明君主的理解和期待,即李渎的美德即使在退隐中也能传达给最高统治者。整首诗通过对比和赞美,展现了李渎的高尚人格和淡泊名利的精神风貌。

收录诗词(395)

魏野(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求仕进,自筑草堂,弹琴赋诗其中。真宗大中祥符四年,帝祀汾阴,与表兄李渎同被举荐,上表以病辞,诏州县常加存抚。与王旦、寇准友善,常往来酬唱。为诗精苦,有唐人风格,多警策句。有《东观集》、《草堂集》

  • 字:仲先
  • 号:草堂居士
  • 籍贯:陕州陕县
  • 生卒年:960—1020

相关古诗词

寄赠知洋州李泽屯田

一种分符命最优,翠微深处是洋州。

白云绕座疑山相,红旆随行表郡侯。

禅定僧疑陪静话,音声鸟称伴閒游。

更输属邑钱希圣,四季花前共倡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寄赠桃林尉史温

知韫才能负壮心,莫嗟作尉尚湮沉。

幽求起去登台席,居易徵来入翰林。

望气台边桑柘密,弃繻关畔水云深。

怜君况是徵君后,闲拟秋凉策杖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寄赠蓝田王辟寺丞

蓝田名冠古京华,诗匠移风更可誇。

解使射生人改业,能令逐熟客安家。

韩文公记存厅壁,王右丞居对县衙。

见说偷闲偏往处,悟真寺最好烟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寇相公生辰二首(其二)

弈世英髦命世贤,悬弧时节早秋天。

蟾光望处将三五,凤历推来恰半千。

功向清朝终突兀,寿同皇祚合连延。

预愁来岁逢今日,不得中书献此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