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答致政赵少师感怀

羡公朝夕挹浮邱,应笑吾曹窘若囚。

尘外有谁攀逸驾,壶中何处著闲愁。

心休已得天真乐,身退犹存国事忧。

积善由来神所劳,坐膺全福不须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韩琦所作的《次韵答致政赵少师感怀》。诗人以“次韵”形式回应赵少师的感慨,表达了对赵少师仕途变迁的同情与理解,同时也展现了自己对于官场与隐逸生活的独特见解。

首联“羡公朝夕挹浮邱,应笑吾曹窘若囚”,诗人羡慕赵少师能够朝夕与高人雅士相交,而自己却如同囚禁一般,受限于官场的束缚。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突出了赵少师的自由与诗人的拘束。

颔联“尘外有谁攀逸驾,壶中何处著闲愁”,进一步描绘了赵少师在远离尘嚣之地,与高人雅士共游的情景,而诗人则在心中感叹,无人能与之同享这份闲适与快乐。这里的“逸驾”和“壶中”分别借用了古代文人追求的精神境界和隐逸生活,表达了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颈联“心休已得天真乐,身退犹存国事忧”,诗人通过自述,表达了自己虽然已经退休,但内心依然保持着纯真之乐,同时对国家事务仍然心存忧虑。这体现了诗人虽已卸下官职,但仍不忘国家的责任与担当,展现出一种高尚的道德情操。

尾联“积善由来神所劳,坐膺全福不须求”,最后两句总结全诗,强调了积善行德的重要性,并指出真正的幸福来自于内心的满足与精神的充实,无需刻意追求。这不仅是对赵少师的回应,也是诗人对自己人生哲学的深刻阐述。

整首诗通过对赵少师感怀的回应,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理解和同情,更体现了其深邃的人生思考和高尚的人格魅力。

收录诗词(739)

韩琦(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赣叟,汉族。北宋政治家、名将,天圣进士。初授将作监丞,历枢密直学士、陕西经略安抚副使、陕西四路经略安抚招讨使。与范仲淹共同防御西夏,名重一时,时称“韩范”。嘉祐元年(1056),任枢密使;三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英宗嗣位,拜右仆射,封魏国公。神宗立,拜司空兼侍中,出知相州、大名府等地。熙宁八年卒,年六十八。谥忠献。《宋史》有传。著有《安阳集》五十卷。《全宋词》录其词四首

  • 字:稚圭
  • 籍贯:相州安阳(今属河南)
  • 生卒年:1008—1075年

相关古诗词

壬子中秋对月

一轮徐出海东头,皓彩全供白帝秋。

桂迹自消安在斫,宝光无缺不因修。

池心影撼金鳞碎,杯面波随玉液流。

此夜圆蟾看处好,何须偏上最高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登大安寺阁

岧峣飞阁耸晴空,此过层梯第几重。

四野风烟笼胜地,半天金碧护真容。

浮图逼槛抽双笋,埤堄排云矗万峰。

数刻飘然霄汉上,直疑超界脱尘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八月十九日赏菊

春英无不惜开迟,秋菊常怀素景悲。

惯负晚霜甘索寞,忽逢先闰促离披。

欲移庭槛嫌伤早,拟泛宾罍未入时。

自是寒花当守分,一违佳节速人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壬子九月七日会大安寺

萧辰禅宇展疏筵,才去登高二日前。

欲识先期成雅会,要闻清论接英贤。

何须白发喧歌板,自有黄花送酒船。

危阁半空同倚槛,一般重九寂寥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