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孙构免官后登蓟楼

昔在五陵时,年少心亦壮。

尝矜有奇骨,必是封侯相。

东走到营州,投身似边将。

一朝去乡国,十载履亭障。

部曲皆武夫,功成不相让。

犹希虏尘动,更取林胡帐。

去年大将军,忽负乐生谤。

北别伤士卒,南迁死炎瘴。

濩落悲无成,行登蓟丘上。

长安三千里,日夕西南望。

寒沙榆塞没,秋水滦河涨。

策马从此辞,云山保闲放。

形式: 古风 押[漾]韵

翻译

从前在五陵之地,我年轻心气也豪壮。
曾自夸有过人之骨,定能封侯拜相。
东行至营州,投身军旅如边疆将领。
一旦离开故乡,十年间征战边疆无数。
部下尽是勇猛武夫,功绩显赫互不让步。
仍期待着敌寇入侵,再建战功夺取敌营。
去年大将军,却遭受乐生的诽谤。
北行告别士兵,南迁又死于炎热瘴疠。
失落悲伤无所成就,独自登上蓟丘之上。
遥望长安三千里的距离,日夜向西南方思念。
寒沙覆盖的榆塞消失,秋水上涨的滦河壮观。
骑马从此告别,愿在山水之间自由放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曾经雄心壮志、在边疆立下赫赫战功的将领,现如今却不得志、悲凉无限的情怀。诗人通过对过往荣耀与现实困顿的对比,表达了个人的英雄不再、时事变迁的感慨。

"昔在五陵时,年少心亦壮。" 这两句展示了诗人青年时期的豪情和抱负,自信有着超凡脱俗的才华,将来必能成为封侯或宰相级的人物。

"东走到营州,投身似边将。" 这里写出了诗人年轻时投笔于军旅,效仿古代边塞上的勇将,展现了其豪迈志向和敢于冒险的性格。

"一朝去乡国,十载履亭障。" 这两句表明诗人离开家乡后,在外征战长达十年,期间经历了无数的战斗和辛劳。

"部曲皆武夫,功成不相让。" 这里强调了诗人的部队全是勇猛的武士,建有战功,不愿与他人分享荣誉。

接着几句 "犹希虏尘动,更取林胡帐。去年大将军,忽负乐生谤。北别伤士卒,南迁死炎瘴。" 描述了诗人虽然曾经是位威名赫赫的大将,但却遭受了不白之冤,不仅无法再次证明自己的勇猛,还不得不忍痛分别和失去战友,这些都是对他个人的极大打击。

最后几句 "濩落悲无成,行登蓟丘上。长安三千里,日夕西南望。" 表达了诗人在登上蓟丘时,对于往昔功业的无限感慨和对遥远故土的深情怀念。

整首诗通过对过往与现实的对比,以及个人的英雄梦想与现实挫折之间的落差,抒发了诗人复杂而深沉的情感。

收录诗词(40)

张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朝诗人,《早梅》的作者,排行十四,唐代。生平散见《唐诗纪事》卷二五、《唐才子传》卷四。其诗辞精意深,讲究格律,诗风清正,多饮宴送别之作。代表作有《早梅》《邵陵作》《送裴侍御归上都》等,其中以《早梅》为最著名,《唐诗三百首》各选本多有辑录。“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疑白梅作雪,写得很有新意,趣味盎然。诗一卷

  • 字:正言
  • 籍贯:河内(今河南沁阳市)

相关古诗词

邵陵作

尝闻虞帝苦忧人,祗为苍生不为身。

已道一朝辞北阙,何须五月更南巡。

昔时文武皆销铄,今日精灵常寂寞。

斑竹年来笋自生,白蘋春尽花空落。

遥望零陵见旧丘,苍梧云起至今愁。

惟馀帝子千行泪,添作潇湘万里流。

形式: 古风

读后汉逸人传二首(其一)

子陵没已久,读史思其贤。

谁谓颍阳人,千秋如比肩。

尝闻汉皇帝,曾是旷周旋。

名位苟无心,对君犹可眠。

东过富春渚,乐此佳山川。

夜卧松下月,朝看江上烟。

钓时如有待,钓罢应忘筌。

生事在林壑,悠悠经暮年。

于今七里濑,遗迹尚依然。

高台竟寂寞,流水空潺湲。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读后汉逸人传二首(其二)

庞公南郡人,家在襄阳里。

何处偏来往,襄阳东陂是。

誓将业田种,终得保妻子。

何言二千石,乃欲劝吾仕。

鹳鹊巢茂林,鼋鼍穴深水。

万物从所欲,吾心亦如此。

不见鹿门山,朝朝白云起。

采药复采樵,优游终暮齿。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寄李侍御

柱下闻周史,书中慰越吟。

近看三岁字,遥见百年心。

价以吹嘘长,恩从顾盼深。

不栽桃李树,何日得成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