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古五十三首(其十九)

说理谈真面紫宸,鹅湖大义枉劳神。

由来佛性难名邈,争似君王默契亲。

形式: 偈颂 押[真]韵

翻译

在深沉的紫宸殿中讨论真理,鹅湖之会的大义徒然耗费心力。
自古以来,佛性的本质难以言表其深远,哪里比得上君王间的默契亲密。

注释

紫宸:古代宫殿的代称,象征着皇权中心。
鹅湖大义:指南宋时期著名的学术辩论事件,朱熹与陆九渊在鹅湖寺的论辩。
佛性:佛教中的核心概念,指人的本性或觉悟状态。
默契亲:双方心有灵犀、无需多言的亲密关系。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禅宗僧人释文礼所作的《颂古五十三首》中的第十九首。诗中以紫宸为象征,描绘了一种说理与寻求真理的场景。"说理谈真面紫宸"可能指的是在庄严的皇家宫殿中进行哲学或宗教辩论,试图揭示真理的本质。然而,诗人认为"鹅湖大义枉劳神",暗示了在学术争论(如著名的鹅湖之会)中,尽管人们努力追求佛教的深层义理,但这些努力可能是徒劳的,因为真正的佛性难以言喻。

接着,诗人提出"由来佛性难名邈",强调佛性的本质超越语言和概念的限制,难以用言语完全表达。最后,诗人提出一个对比,"争似君王默契亲",意思是比起复杂的理论探讨,君王之间通过直觉和默契来理解彼此更为直接和亲近。这可能暗含着诗人对禅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理念的推崇,认为真正的领悟不在于言辞,而在内心的体验和共鸣。整首诗寓含了对真理探索的反思和对禅修实践的推崇。

收录诗词(77)

释文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颂古五十三首(其十八)

山忘孤峻玉忘瑕,到处仙源是我家。

堪笑葛洪曾未悟,远从勾漏问丹砂。

形式: 偈颂 押[麻]韵

颂古五十三首(其十七)

薤歌声咽些声长,听得哀哀忽断肠。

依旧红轮西畔没,大千无地著凄凉。

形式: 偈颂 押[阳]韵

颂古五十三首(其十六)

扇子分明都破了,盐官却又索犀牛。

须知侍者难开口,无可还他即便休。

形式: 偈颂 押[尤]韵

颂古五十三首(其十五)

南泉水牯忘鞭索,南北东西共一家。

王税及时都纳了,牧童横笛远山斜。

形式: 偈颂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