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径庐居语父老(其二)

丹心忠老母,白首媚萱堂。

万里提兵路,三苗葬子方。

桑田多变海,萱草独凌霜。

华洁凝秋色,葳蕤灿晚芳。

山灵驱毒蛀,神女靓明妆。

剥落千花后,舒迟百岁康。

如何龄九五,霞佩陟云房。

语罢成追暮,群然泪雨茫。

形式: 排律 押[阳]韵

翻译

赤诚之心侍奉老母,白发苍苍仍爱萱草堂。
踏上万里征途领军,为平定三苗之地献子疆。
沧海桑田变化无常,萱草却独自在寒霜中绽放。
秋季的华美洁净凝结,晚年的茂盛如花开放。
山神驱赶毒虫害,女神打扮得明艳动人。
经历千花凋谢后,长寿之愿慢慢实现。
如何能活到九十五岁,佩戴霞光登上云霄的宫殿。
话语结束,只剩追忆往昔,众人泪如雨下,一片迷茫。

注释

丹心:赤诚的心。
忠:忠诚。
老母:母亲。
白首:白发。
媚:喜爱。
萱堂:指母亲或祖母。
提兵:领军出征。
三苗:古代南方部族。
葬子方:为儿子牺牲的地方。
桑田:比喻世事变迁。
萱草:象征母亲。
凌霜:在霜中挺立。
华洁:华丽而洁净。
秋色:秋天的景色。
葳蕤:茂盛的样子。
晚芳:晚年的花朵。
山灵:山神。
毒蛀:毒虫。
神女:神话中的女性神祇。
霞佩:霞光般的装饰。
陟:登高。
云房:云中的宫殿。
追暮:追忆过去。
群然:众人。
泪雨茫:泪如雨下,迷茫。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年迈的父亲在家中的情景,充满了对父亲的孝心和对自然界变化的感慨。开篇“丹心忠老母”表达了对母亲的忠诚,而“白首媚萱堂”则是父亲白发苍苍,依然生活在萱草环绕的小屋中。这两句既表现了家庭之情,也烘托出了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

“万里提兵路,三苗葬子方”这两句通过历史事件的引用,表达了对过去战乱与民族灾难的回忆,以及对于生命无常的感慨。"桑田多变海"则是用古人的典故来形容世事变化无常,而"萱草独凌霜"则是父亲如同那不屈的萱草,即使在严寒中也能独立挺立,象征着坚韧不拔的品格。

接着,“华洁凝秋色,葳蕤灿晚芳”这两句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表达了父亲如同深秋时节中的花朵一般,即使到了生命的晚期依然保持着美好与纯净。"山灵驱毒蛀,神女靓明妆"则是用夸张的手法来形容父亲的高洁品质,以及他那超凡脱俗的气质。

“剥落千花后,舒迟百岁康”这两句描绘了时间流逝和生命的脆弱,但同时也表达了对父亲长寿安康的祝愿。"如何龄九五,霞佩陟云房"则是说父亲年已九十五岁,依然精神矍铄,如同佩戴着云中之宝一般。

最后,“语罢成追暮,群然泪雨茫”这两句诗人在描述完父亲的形象后,心中充满了对逝去时光的追忆和不舍,以及眼中的泪水如同秋天的雨水一般绵密而深沉。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和历史事件的引用,表达了诗人对父亲的崇敬之情,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生命、时间流逝以及自然界变化等主题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51)

陈元光(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候夜行师七唱(其五)

戍楼西北望皇州,宿衙曾随上苑游。

明月芦花迷曲岸,西风梧叶报清秋。

凤凰台上几声笛,鹦鹉洲边一苇舟。

对菊渊明怀刺史,抛梭织女弄牵牛。

娟娟万里江河烂,耿耿孤星大火流。

白雁远传苏武札,银鲈细切季鹰羞。

露悽霜肃吴砧捣,马壮兵强楚戍愁。

报道四更笳鼓响,衔枚袭虏献俘囚。

形式: 排律 押[尤]韵

修文语土民

庙算符天象,干旄格有苗。

三军歌按堵,万骑弛鸣镖。

虔岭顽民远,朝阳寇逆招。

偃文休众士,锡命自皇朝。

莫篆天然石,惟吹洛下箫。

声闻神起舞,气感海无妖。

方叔猷元壮,相如赋未饶。

成周放牛马,林野任逍遥。

形式: 排律 押[萧]韵

故国山川写景

浮光昂岳望,固始秀民乡。

第宅参文武,姻㜕半帝王。

珠楼帘结绮,花苑水流香。

礼节传家范,簪缨奕世芳。

飞鞭驰道坦,聚盖艳阳光。

箫鼓迎欢会,桐麻遣唁丧。

勋臣扶景运,风树配天长。

形式: 排律 押[阳]韵

晓发佛潭桥

朝暾催上道,兔魄欲西沈。

去雁长空没,飞花曲径深。

事沿桥树往,诗落海鸥吟。

马鬣嘶风耸,龙旂闪电临。

峰攒仙掌巧,露重将袍阴。

农唤耕春早,僧迎展拜钦。

看看葵日丽,照破艳阳心。

形式: 排律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