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幽亭何处寻,岩树碧森森。
独坐生云石,少安经世心。
伴人双鹤立,多事一蝉吟。
提剑翻然起,中原秋草深。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戴复古创作的《鄂州戎治静憩亭》。诗中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深沉的画面:在隐蔽的幽亭中,诗人独自寻找宁静,岩树环绕,翠绿繁茂,营造出一种清幽的氛围。他静静地坐在石头上,让心灵得到片刻的安宁,暂时放下世间的纷扰。鹤儿陪伴左右,静静地站立,象征着忠诚与高洁;蝉鸣声声,虽多事却也增添了自然的生动。最后,诗人仿佛听见了中原大地的呼唤,提剑起身,寓意着他的壮志豪情和对国家命运的关注,映照出深秋时节的辽阔与苍凉。整首诗通过写景抒怀,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壮志,以及对时局的忧虑。
不详
常居南塘石屏山,故自号石屏、石屏樵隐,南宋著名江湖诗派诗人。曾从陆游学诗,作品受晚唐诗风影响,兼具江西诗派风格。部分作品抒发爱国思想,反映人民疾苦,具有现实意义。晚年总结诗歌创作经验,以诗体写成《论诗十绝》。一生不仕,浪游江湖,后归家隐居,卒年八十余。著有《石屏诗集》、《石屏词》、《石屏新语》
倚遍南楼更鹤楼,小亭潇洒最宜秋。
接天烟浪来三峡,隔岸楼台又一州。
豪杰不生机事息,古今无尽大江流。
凭栏日暮怀乡国,崔颢诗中旧日愁。
面对一池荷,四旁杨柳坡。
树阴遮日少,屋敞受风多。
疑是清凉国,暂为安乐窝。
人人争避暑,老子自婆娑。
边头相遇若相期,又见随军转运司。
忆昨醉君京口酒,伤今读我石壕诗。
兰亭饮客酬佳节,淝水收功定几时。
准拟看花花较少,春风全在绿杨枝。
先腊梅花谢,不冰溪水流。
早尝春菜饼,暖卸木终裘。
去岁三冬雪,今年百谷秋。
此冬无此瑞,又为老农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