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身于七邑最孤寒,每辱黄堂刮眼看。
乍可郡无九年蓄,要令民受一分宽。
公闲去伴种司谏,我懒思寻靖长官。
曾出龙门称弟子,感知惟有寸心丹。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文学家刘克庄所作,属于送别诗。全诗通过对比和反衬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于友人的不舍与赞赏之情,同时也流露出诗人个人的哀伤与无奈。
“身于七邑最孤寒,每辱黄堂刮眼看。”这里的“七邑”指的是官职或职务较低的地方,诗人自称在这样的地方感到极度的孤独和冷清。每当走进朝堂,即便是最繁华的地方,也只能用力睁大眼睛去寻找可以交流的人,这种情形反映出诗人的心境之寂寞。
“乍可郡无九年蓄,要令民受一分宽。”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地方官员的期望。希望能够在任期间做到为民造福,让百姓能得到实惠,即便是微小的恩泽也是难得的。
“公闲去伴种司谏,我懒思寻靖长官。”这里的“公闲”指的是朋友即将离去,诗人表达了对朋友的不舍,同时也透露出自己对于朝政的关心和不满。诗人希望能够找到一个清廉长久的官员来治理国家。
“曾出龙门称弟子,感知惟有寸心丹。”这一句中,“龙门”通常指的是科举考试通过的地方,而“称弟子”则是表示对某位师傅或前辈的尊敬。诗人通过这样的表述,展示了自己的学养和对知识的尊重,同时“感知惟有寸心丹”则强调了内心深处对于真挚友情的珍视。
整首诗语言质朴而情感真挚,不仅展现了诗人个人的情感世界,也映射出当时社会的某些问题,如官场的冷酷与民生之忧。
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
先生清梦绕林泉,黄纸除书拜地仙。
报答吾君吾相了,徜徉某水某丘边。
事光白傅求闲后,衔似温公约史年。
笑向故山猿鹤说,古来晚节几人全。
曾系金狨扈属车,田间访旧尚勤渠。
都忘森戟临方岳,但记燃藜共值庐。
谢守吟来谁继者,洛英老去各何如。
山林深密江湖远,相见烦公问起居。
洛蜀纷纷孰是非,孤忠惟上与天知。
何曾后世无公论,不愿明时有党碑。
去奉绣帘差足喜,来调金鼎未为迟。
铃斋一穟柑香起,细听中和乐职诗。
家在春风住二年,借侯无路意悽然。
到来不饮官中水,归去难谋郭外田。
灯远村民多点塔,担轻津吏易排船。
壶公亦似追程送,青过囊山古寺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