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半趿芒鞋过水西,楼台灯火未多时。
山羞见我头头转,月怕抛人步步随。
枫叶卷愁秋去早,溪声翻笑夜归迟。
柴门只解关烟雨,不隔离愁些子儿。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夜行走于水边的场景,诗人穿着简陋的芒鞋,在寂静的夜晚过河。楼台上的灯火尚少,显示出时间还早,但也透露出一种孤独和冷清。山和月似乎都有情感,与诗人的行动产生了互动,山羞涩地看着诗人频繁转头,月亮则害怕自己的光芒会跟随诗人的脚步。
枫叶在秋风中卷曲,表达了愁绪和秋意的早早到来。溪水的声音如笑声般回荡,夜归时却显得有些迟缓。这两句增添了一种自然景物与人情感的交织。
最后两句“柴门只解关烟雨,不隔离愁些子儿。”表达了诗人对于柴门所关注的是烟雨,而不是用来隔绝那些烦恼和忧愁。这里的“不隔离”暗示了一种心境,诗人愿意面对自己的情感,即使是痛苦和忧虑,也不愿逃避。
整首诗通过夜晚水边的行走,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情感体验和内心世界。
不详
南宋诗人。生卒年不详。因读书于贵池齐山翠微亭,自号翠微,武学生。苏师旦,下建宁(今福建建瓯)狱。韩侂胄诛,放还。嘉定十年(1217),登武科第一,为殿前司官属。密谋除去丞相史弥远,下临安狱,杖死东市。其诗豪纵,有《翠微北征录》
西风吹老碧莲房,万壑风流拆麝囊。
谩与篱花争晓色,肯教盆蕙压秋芳。
月中有女曾分种,世上无花敢斗香。
要识仙根迥然别,一枝开傍郤家墙。
净扫庭阶衬落英,西风吹恨入蓬瀛。
人从紫麝囊中过,马踏黄金屑上行。
眠醉不须铺锦褥,研香还解作珠缨。
宫娥未许填沟壑,收拾流酥浸玉罂。
淮阴西汉一英雄,史氏持衡论亦工。
不向追亡羡萧相,却于援死著滕公。
岂知并绩三人杰,皆自当时一语功。
后世人材自戕贼,炎凉安得古人风。
刳肠植粟喂官牛,牛骨成尘粟未酬。
何事莲参犹阁笔,反怜花县若虚舟。
季公素重千金诺,胶鬲当贻万世羞。
愿效相如还赵璧,莫教颜色叹床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