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其一)次韵答幼安、思诚、存之席上梅花

不与群芳争绝艳,化工自许寒梅。

一枝临晚照歌台。眼明浑未见,弦管莫惊催。

记取刘郎归去路,千年应话天台。

酒阑不惜更重陪。夜寒衣袂薄,犹有暗香回。

形式: 词牌: 临江仙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叶梦得的作品,名为《临江仙(其一)次韵答幼安、思诚、存之席上梅花》。诗中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的高洁情怀和对梅花独特的情感。

首句“不与群芳争绝艳,化工自许寒梅。”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偏爱,不是因为它绝艳,而是因为它不同于其他鲜花,拥有超凡脱俗的美。这里的“化工”指的是大自然的造物之力,而“自许”则显示出诗人内心的认同和赞美。

接着,“一枝临晚照歌台。”这一句通过设想一枝梅花在黄昏时分站在高台上接受夕阳的映照,突出了梅花孤傲冷艳的形象,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此景的独特情感。

“眼明浑未见,弦管莫惊催。”这两句则是诗人表达自己虽然眼睛明亮,但依然看不透世事变化。同时,他也不希望被外界的声音打扰,而是在静谧中寻找心灵的慰藉。

“记取刘郎归去路,千年应话天台。”这里的“刘郎”指的是历史上的人物,比喻诗人自己,也许是想表达一种超越时空的心境。通过提及古人的故事,诗人表达了对往昔岁月的缅怀和对永恒主题的追求。

最后,“酒阑不惜更重陪。夜寒衣袂薄,犹有暗香回。”这两句则描绘了一种宴饮赏梅的意境。诗人不惜重陪美酒,与梅花为伴,即便是在夜晚寒冷衣衫单薄的情况下,也能感受到梅花那淡淡的幽香,透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

这首词通过对梅花的描写,展现了诗人清高脱俗、不随波逐流的个性,以及他对于美好事物独特的情操。

收录诗词(240)

叶梦得(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绍圣四年(1097)登进士第,历任翰林学士、户部尚书、江东安抚大使等官职。晚年隐居湖州弁山玲珑山石林,故号石林居士,所著诗文多以石林为名,如《石林燕语》、《石林词》、《石林诗话》等。绍兴十八年卒,年七十二。死后追赠检校少保。在北宋末年到南宋前半期的词风变异过程中,是起到先导和枢纽作用的重要词人。作为南渡词人中年辈较长的一位,开拓了南宋前半期以"气"入词的词坛新路。叶词中的气主要表现在英雄气、狂气、逸气三方面

  • 字:少蕴
  • 籍贯:苏州吴县
  • 生卒年:1077~1148

相关古诗词

临江仙(其一)

闻道今年春信早,梅花不怕馀寒。

凭君先向近南看。香苞开遍未。莫待北枝残。

肠断陇头他日恨,江南几驿征鞍。

一杯聊与尽馀欢。风情何似我,老去未应阑。

形式: 词牌: 临江仙

临江仙(其十六)明日与客复登台,再用前韵

一醉三年那易得,应须大白同浮。

已知绝景是吾州。姮娥仍有意,更肯为人留。

万籁无声遥夜永,人间未识高秋。

从来我客尽风流。故知怜老子,尤胜在南楼。

形式: 词牌: 临江仙

临江仙(其十一)正月二十四日晚至湖上

三日疾风吹浩荡,绿芜未遍平沙。

约回残影射明霞。水光遥泛坐,烟柳卧敧斜。

霜鬓不堪春点检,留连又见芳华。

一枝重插去年花。此身江海梦,何处定吾家。

形式: 词牌: 临江仙

临江仙(其五)席上次韵韩文若

闻道安车来过我,百花未敢飘零。

疾催弦管送杯行。五朝瞻旧老,挥麈听风生。

凤诏远从天上落,高堂燕喜初醒。

莫言白发减风情。此时谁得似,饮罢却精明。

形式: 词牌: 临江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