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其十一)正月二十四日晚至湖上

三日疾风吹浩荡,绿芜未遍平沙。

约回残影射明霞。水光遥泛坐,烟柳卧敧斜。

霜鬓不堪春点检,留连又见芳华。

一枝重插去年花。此身江海梦,何处定吾家。

形式: 词牌: 临江仙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景象。开篇“三日疾风吹浩荡,绿芜未遍平沙”写出的是初春时节,大自然甫一苏醒,狂风尚未散去,而土地上新生的绿意尚未完全铺满。紧接着,“约回残影射明霞”则是捕捉了日边的余晖与云霞相辉映的美丽画面,这里的“约回”表现了诗人对景物细腻的观察和感受。

下片“水光遥泛坐,烟柳卧敧斜”中的“泛坐”给人以悠闲自得之感,而“烟柳卧敧斜”则描绘出一幅春意盎然的画面。诗中接连使用了几个动词,如“吹”、“射”、“泛”、“卧”,这些动作字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也反映了自然界的活力。

随后,“霜鬓不堪春点检,留连又见芳华”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美好的珍惜和留恋之情。春意渐浓,而诗人却感到时光易逝,不忍心让这些美好迅速流失。

最后,“一枝重插去年花。此身江海梦,何处定吾家”则是诗人的深沉感慨。他似乎在追忆过去的某个瞬间,那“一枝”花可能象征着往昔的某种情愫或记忆。而“此身江海梦,何处定吾家”则流露出一种游子对归宿的渴望和不确定感,透过字里行间,可以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漂泊。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内心情感的真挚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于春天美好、生命流逝以及个人归属感的深刻体悟。

收录诗词(240)

叶梦得(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绍圣四年(1097)登进士第,历任翰林学士、户部尚书、江东安抚大使等官职。晚年隐居湖州弁山玲珑山石林,故号石林居士,所著诗文多以石林为名,如《石林燕语》、《石林词》、《石林诗话》等。绍兴十八年卒,年七十二。死后追赠检校少保。在北宋末年到南宋前半期的词风变异过程中,是起到先导和枢纽作用的重要词人。作为南渡词人中年辈较长的一位,开拓了南宋前半期以"气"入词的词坛新路。叶词中的气主要表现在英雄气、狂气、逸气三方面

  • 字:少蕴
  • 籍贯:苏州吴县
  • 生卒年:1077~1148

相关古诗词

临江仙(其五)席上次韵韩文若

闻道安车来过我,百花未敢飘零。

疾催弦管送杯行。五朝瞻旧老,挥麈听风生。

凤诏远从天上落,高堂燕喜初醒。

莫言白发减风情。此时谁得似,饮罢却精明。

形式: 词牌: 临江仙

临江仙(其十七)明日小雨,已而风大作,复晚晴,遂见月,与客再登

卷地惊风吹雨去,却看香雾轻浮。

遥知清影遍南州。万峰横玉立,谁为此山留。

邂逅一欢须共惜,年年长记今秋。

平生江海恨飘流。元龙真老懒,无意卧高楼。

形式: 词牌: 临江仙

临江仙(其八)次韵洪思诚席上

潋滟湖光供一笑,未须醉日论千。

将军曾记旧临边。野塘新水漫,烟岸藕如船。

却怪情多春又老,回肠易逐愁煎。

何如旌旆郁相连。凯歌归玉帐,锦帽碧油前。

形式: 词牌: 临江仙

临江仙(其十九)

草草一年真过梦,此生不恨萍浮。

且令从事到青州。已能从辟谷,那更话封留。

好月尚寻当日约,故人何啻三秋。

援琴欲写竹间流。此声谁解听,空上仲宣楼。

形式: 词牌: 临江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