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其五)席上次韵韩文若

闻道安车来过我,百花未敢飘零。

疾催弦管送杯行。五朝瞻旧老,挥麈听风生。

凤诏远从天上落,高堂燕喜初醒。

莫言白发减风情。此时谁得似,饮罢却精明。

形式: 词牌: 临江仙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叶梦得的作品,名为《临江仙·席上次韵韩文若》。从词中可以感受到一种悠闲自在的生活态度和对朋友聚会的热爱。

"闻道安车来过我,百花未敢飘零。"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等待佳人的情景,其中“安车”指的是朋友的马车,而“百花未敢飘零”则形象地表达了自然界对这次友人到来的期待和庄重,仿佛连花瓣都不敢轻易落下。

"疾催弦管送杯行。" 这句词展现了宴席上的热闹景象,“疾催”意味着急促的节奏,“弦管”则是音乐的伴随,而“送杯行”则是朋友们举杯畅饮的情形。

"五朝瞻旧老,挥麈听风生。" 这两句词中,“五朝”可能指的是多次回忆往事,“瞻旧”则是眺望过去,“挥麈”是手势的描写,而“听风生”则表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似乎在聆听着风声中蕴含的生命力。

"凤诏远从天上落,高堂燕喜初醒。" 这两句词极富想象力,“凤诏”指的是皇帝的诏书,而“远从天上落”则形象地表达了诏书如同天降之物一般神圣不可触碰;“高堂燕喜初醒”则是对宴会场合的描写,人们在高大的厅堂中尽情欢乐,宛若刚刚从梦中苏醒。

"莫言白发减风情。" 这句词表达了诗人面对年华老去依然保持着旺盛的生活热情,不愿意让别人说他的白发意味着情感的减退。

"此时谁得似,饮罢却精明。" 最后两句则是对宴席上的人们进行描绘,“此时谁得似”可能是在询问当下与会者中谁能像诗人一样享受这份美好,而“饮罢却精明”则表达了一种宴席结束后的清醒和愉悦。

收录诗词(240)

叶梦得(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绍圣四年(1097)登进士第,历任翰林学士、户部尚书、江东安抚大使等官职。晚年隐居湖州弁山玲珑山石林,故号石林居士,所著诗文多以石林为名,如《石林燕语》、《石林词》、《石林诗话》等。绍兴十八年卒,年七十二。死后追赠检校少保。在北宋末年到南宋前半期的词风变异过程中,是起到先导和枢纽作用的重要词人。作为南渡词人中年辈较长的一位,开拓了南宋前半期以"气"入词的词坛新路。叶词中的气主要表现在英雄气、狂气、逸气三方面

  • 字:少蕴
  • 籍贯:苏州吴县
  • 生卒年:1077~1148

相关古诗词

临江仙(其十七)明日小雨,已而风大作,复晚晴,遂见月,与客再登

卷地惊风吹雨去,却看香雾轻浮。

遥知清影遍南州。万峰横玉立,谁为此山留。

邂逅一欢须共惜,年年长记今秋。

平生江海恨飘流。元龙真老懒,无意卧高楼。

形式: 词牌: 临江仙

临江仙(其八)次韵洪思诚席上

潋滟湖光供一笑,未须醉日论千。

将军曾记旧临边。野塘新水漫,烟岸藕如船。

却怪情多春又老,回肠易逐愁煎。

何如旌旆郁相连。凯歌归玉帐,锦帽碧油前。

形式: 词牌: 临江仙

临江仙(其十九)

草草一年真过梦,此生不恨萍浮。

且令从事到青州。已能从辟谷,那更话封留。

好月尚寻当日约,故人何啻三秋。

援琴欲写竹间流。此声谁解听,空上仲宣楼。

形式: 词牌: 临江仙

临江仙(其二)雪后寄周十

梦里江南浑不记,祗君幽户难忘。

夜来急雪绕东堂。竹窗松径里,何处问归航。

瓮底新醅应已熟,一尊知与谁尝。

会须雄笔卷苍茫。雪涛声隐户,琼玉照颓墙。

形式: 词牌: 临江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