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祠部王员外雪后早朝即事

长安雪后似春归,积素凝华连曙晖。

色借玉珂迷晓骑,光添银烛晃朝衣。

西山落月临天仗,北阙晴云捧禁闱。

闻道仙郎歌白雪,由来此曲和人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翻译

长安大雪过后如同春天归来,厚厚的白雪凝聚着清晨的光辉。
白雪映照着玉饰马鞍让人晨骑时迷醉,光芒增添到银烛上闪耀着朝服。
西山的落月靠近了宫殿的仪仗,北面宫门的晴空云朵簇拥着禁宫。
听说仙郎歌唱《白雪》之曲,历来能和唱的人真是稀少。

注释

长安:古都名,今西安,此处代指京城。
雪后:下雪之后。
似春归:好像春天回来了一样。
积素:堆积的白雪。
凝华:凝聚的美丽景色。
曙晖:黎明的光辉。
色借:色彩借助于。
玉珂:马鞍上的玉饰。
迷晓骑:使早晨的骑行者感到迷醉。
光添:光线增添到。
银烛:银白色的蜡烛。
朝衣:官员上朝时穿的衣服。
西山:京城西边的山。
落月:下落的月亮。
临天仗:靠近天子的仪仗队。
北阙:皇宫北面的门楼,代指皇宫。
晴云:晴朗天空中的云。
捧禁闱:簇拥着宫禁重地。
闻道:听说。
仙郎:对才貌出众男子的美称,这里可能指宫廷中的文士。
歌白雪:唱《白雪》之曲,比喻高雅的音乐或诗文。
由来:历来,从来。
和人稀:能跟着唱和的人很少。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长安雪后的美丽景象。"积素凝华连曙晖"表达了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积累起来的白雪如同素质的丝绸,凝固成冰晶般的光华,与拂晓的阳光相连,显得分外明亮。诗人通过对比手法,将冬日的雪景与春天的生机巧妙地联系在一起。

"色借玉珂迷晓骑,光添银烛晃朝衣"两句,则从视觉和质感两个方面描绘了雪后早晨的画面。白色的玉珂(古代妇女的首饰)与迷蒙的曙光交织在一起,让人感觉到一种朦胧美;而银烛(指雪后的光线)则让穿戴的朝服更加闪耀。

接着,"西山落月临天仗,北阙晴云捧禁闱"两句,从宏大的角度描绘了长安城的壮丽。西山的明月似乎在守卫着天际,而北阙(皇宫的正门)的晴空之下,是云朵捧起了那庄严的宫禁。

最后,"闻道仙郎歌白雪,由来此曲和人稀"两句,则转向了诗人的个人情感。诗人听说有位仙风道骨的郎君在唱着关于白雪的歌谣,这首歌曲似乎自古以来就很少有人能够与之和鸣,表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长安雪后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仙郎歌曲的引用,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与艺术美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395)

岑参(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边塞诗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 籍贯:南阳
  • 生卒年:约715-770年

相关古诗词

咏郡斋壁画片云

云片何人画,尘侵粉色微。

未曾行雨去,不见逐风归。

只怪偏凝壁,回看欲惹衣。

丹青忽借便,移向帝乡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夜过盘石隔河望永乐寄闺中效齐梁体

盈盈一水隔,寂寂二更初。

波上思罗袜,鱼边忆素书。

月如眉已画,云似鬓新梳。

春物知人意,桃花笑索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奉和中书舍人贾至早朝大明宫

鸡鸣紫陌曙光寒,莺啭皇州春色阑。

金阙晓钟开万户,玉阶仙仗拥千官。

花迎剑佩星初落,柳拂旌旗露未乾。

独有凤皇池上客,阳春一曲和皆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奉和杜相公初发京城作

按节辞黄阁,登坛恋赤墀。

衔恩期报主,授律远行师。

野鹊迎金印,郊云拂画旗。

叨陪幕中客,敢和出车诗。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