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罗若庵

眉须如画马征南,虽是闻声意已深。

旌节一移沧海上,风流犹系县人心。

珠官古郡通鹑尾,铜柱高标隔象林。

身作长城无一事,东风铃阁想高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的诗人陈恭尹所作,名为《寄罗若庵》。诗中描绘了一位名为马征南的人物形象,通过对其外貌和行为的描述,展现了其非凡的风采与影响力。

首句“眉须如画马征南”,以“如画”形容马征南的眉须,既突出了其形象的俊美,也暗示了其在人们心中的深刻印象。接着,“虽是闻声意已深”一句,表明即使只是听闻其名,人们就已经对其产生了深深的敬意与期待。

“旌节一移沧海上,风流犹系县人心”两句,进一步描绘了马征南的影响力。他的一次行动,便能在遥远的沧海上产生影响,而他的风流雅致,依然能牵动县民的心弦。这里不仅赞扬了马征南的个人魅力,也体现了其对社会的深远影响。

“珠官古郡通鹑尾,铜柱高标隔象林”两句,通过具体的地理环境描写,进一步渲染了马征南的传奇色彩。珠官古郡与鹑尾、铜柱与象林的对比,不仅展现了地域的辽阔与多样,也寓意着马征南活动范围之广及影响力之大。

最后,“身作长城无一事,东风铃阁想高吟”两句,是对马征南的最高赞誉。他如同一道坚不可摧的长城,守护着一方安宁,却似乎无所事事,只在心中高吟不息。这不仅是对马征南功绩的肯定,也是对其高尚情操的赞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马征南形象的细腻刻画,以及对其影响力和高尚品质的颂扬,展现了陈恭尹对这位历史人物的深切敬仰之情。

收录诗词(1900)

陈恭尹(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号半峰,晚号独漉子,又号罗浮布衣,汉族。著名抗清志士陈邦彦之子。清初诗人,与屈大均、梁佩兰同称岭南三大家。又工书法,时称清初广东第一隶书高手。有《独漉堂全集》,诗文各15卷,词1卷

  • 字:元孝
  • 籍贯:广东顺德县(今佛山顺德区)龙山乡
  • 生卒年:1631 ~1700

相关古诗词

送家明敬

不成麟阁写朱颜,仙佛门中见一斑。

少学斋心求大药,老思行世礼名山。

玄猿共戏当清夜,白鸟随舟下碧湾。

莫到天台便长往,匣中犹有大刀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赠胡韶先

匡庐归路不盈旬,岭外山川久寄身。

一叹未忘投笔日,十年长作曳裾人。

篇章每夺词流气,甲子唯书酒国春。

生岁同君馀亦似,少来多难老来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赠沈方邺兼送之罗浮二首(其一)

夫君枉驾相寻久,贱子卑栖出见迟。

袖里故人劳远字,卷中频日捧新诗。

水成波澜平难得,木有文章病可知。

各是天涯同世难,一杯重把定何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赠沈方邺兼送之罗浮二首(其二)

挂帆东近列仙家,瑶室璇房路已赊。

高瀑倚风时作雨,远峰含日半成霞。

山人散住茏葱竹,旅食多烹巨胜花。

知有妇翁为鲍靓,不劳丹灶问丹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