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古(其一)不遇

来往风尘共白头,谁人肯向死前休。

直教桂子落坟上,富贵何尝润髑髅。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集古(其一)不遇》由金末元初时期的诗人李俊民所作,通过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对人生无常和世态炎凉的深刻感慨。

首句“来往风尘共白头”,描绘了人生的旅途漫长而艰辛,无论是达官显贵还是平民百姓,最终都难逃岁月的侵蚀,白发苍苍,共同面对生命的终结。这句诗以“风尘”象征人生的坎坷与磨难,形象地展示了人们在世间的奔波劳碌,最终都将归于自然规律的循环之中。

次句“谁人肯向死前休”,则提出了一个反问,意在强调在生命的尽头,很少有人能够真正放下一切,停止追求。这句话揭示了人类对于权力、财富、地位等物质与精神追求的执着,即使在生命即将结束时,也难以摆脱这种欲望的束缚。

后两句“直教桂子落坟上,富贵何尝润髑髅”,进一步深化了主题。桂子,象征着高洁与美好,但即便如此美好的事物,也无法为已故之人带来任何实际的益处。这里的“富贵”与“髑髅”形成鲜明对比,前者代表生前的荣华富贵,后者则是死亡后的空壳,暗示了物质与权力在死亡面前的无能为力。这两句诗深刻地揭示了人生的虚幻与无常,以及对死后世界的无奈与冷漠。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生死、富贵与人生追求的探讨,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社会现象的敏锐洞察。它提醒人们珍惜当下,超越物质的束缚,寻求更深层次的精神满足与人生意义。

收录诗词(872)

李俊民(金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1176~1260)或(1175~1260)字用章,泽州晋城(今属山西晋城)人。唐高祖李渊第二十二子韩王元嘉之后。年幼时,勤于经史百家,尤精通二程理学。承安间以经义举进士第一,弃官教授乡里,隐居嵩山,元政府泽州长官段直从河南嵩山迎回任泽州教授,长期在泽州大阳生活教学。金亡后,忽必烈召之不出,卒谥庄靖。能诗文,其诗感伤时世动乱,颇多幽愤之音。有《庄靖集》

  • 籍贯:自号鹤鸣老

相关古诗词

集古(其二)不遇

岂有文章动圣君,欲将书剑学从军。

平生名利关身者,执戟官资笑子云。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

集古.隐居

此去秦关路几多,中原无鹿海无波。

荷蓑不是人閒事,造物小儿如子何。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集古.访隐者不遇

忽闻春尽强登山,却笑孤云未是闲。

惆怅仙翁何处去,寻真不见又空还。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集古.怀韩居士

乌巾年少归何处,陵谷依然世自移。

上天下地鹤一只,还在人閒人不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