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止维那作丐

常思止禅者,返本如婴儿。

一念万年去,春秋都不知。

斫倒寒岩无影树,回头焰里再抽枝。

春老别吾入郦去,缘生会有归山咦。

净榻相看坐,清风起四维。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翻译

常常想念那静坐修行的人,如同回归本源的婴儿般纯净。
念头流转千年,岁月变迁他都浑然不知。
砍倒了寒岩上没有影子的树,回头时火焰中又重新生长出新枝。
春天离去,他告别我进入郦地,缘分使然,终会回归山林。
我们相对而坐于洁净的床榻,清风从四方吹来。

注释

常思:常常想念。
止禅者:静坐修行的人。
返本:回归本源。
如婴儿:像婴儿般纯洁。
一念:一个念头。
万年去:流转千年。
春秋:岁月。
都不知:浑然不知。
斫倒:砍倒。
寒岩:寒冷的岩石。
无影树:没有影子的树。
回头:回头时。
再抽枝:重新生长新枝。
春老:春天离去。
别吾:告别我。
入郦去:进入郦地。
缘生:缘分使然。
归山咦:回归山林。
净榻:洁净的床榻。
相看:相对而坐。
清风:清风。
四维:四方。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子淳所作的《送止维那作丐》,表达了诗人对止禅者的深深敬仰和对其出家生活的感慨。首句“常思止禅者,返本如婴儿”描绘了止禅者回归本源、心境纯净如初生婴儿的状态,强调其修行的深度和纯粹。接下来,“一念万年去,春秋都不知”进一步赞美禅者的定力,他的心念专注,仿佛超越了世俗的时间流逝。

“斫倒寒岩无影树,回头焰里再抽枝”运用象征手法,寒岩无影树可能象征着困难或执着,禅者即使面临困境也能放下,回头时在火焰般的悟性中再生力量。诗句富有哲理,体现了禅宗的顿悟与重生观念。

“春老别吾入郦去,缘生会有归山咦”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去的不舍,同时也坚信禅者的归宿在于山水之间,顺应自然之缘。最后两句“净榻相看坐,清风起四维”则以清静的画面收尾,描绘了禅者与朋友在洁净的榻上对坐,周围清风徐来,营造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禅境。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禅者的修行生活和诗人的情感体验,展现了禅宗的意境和人生哲理,语言简洁而深沉,富有禅意。

收录诗词(212)

释子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汲助教医博

未到毗耶城,不识维摩病。

有客兮良医,妙术通神圣。

金针针起髑髅吟,此曲千年谁与并。

形式: 古风 押[敬]韵

送吴公裕

天气暄妍三月春,青山垂访白头人。

威仪雍肃披儒雅,语论清泠洗渴尘。

道合圆常无异路,心空及第自通津。

相逢相别休怀念,千里同风德及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送庞婆

刹刹西来意,尘尘古佛心。

眉毛为道侣,鼻孔作知音。

借问牛头何处去,衔花幽鸟杳难寻。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送环知客归省亲

清风明月秋光半,环禅别我云南归。

当堂子母相逢日,妙圆孰敢分离微。

咦,拨转吾家向上机,回头触处生光辉。

形式: 古风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