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其十)

汝心即正智,何须问次第。

圣凡都不到,空花映日飞。

形式: 偈颂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僧人契此所作的《偈》之一十。契此,又名布袋和尚,以其随身携带布袋而闻名,他的诗歌往往蕴含深意,以禅理为旨趣。

“汝心即正智,何须问次第。”开篇便直指人心,认为每个人的心灵即是正智,无需外求或追问修行的步骤和次序。这体现了佛教中“自性本具”的思想,强调内在觉悟的重要性,而非依赖于外在的指导或仪式。

“圣凡都不到,空花映日飞。”后两句进一步阐述了这一观点。圣人与凡人,在这种觉悟的境界中并无分别,就如同空中的花朵在阳光下飞舞,既不固定于某一状态,也不受世俗观念的束缚。这里运用了“空花”这一比喻,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无常和虚幻,以及超越世俗观念的自由与解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契此对于内心觉悟和解脱的深刻见解,鼓励人们直接从内心寻找智慧,超越世俗的束缚,达到心灵的自由与解脱。

收录诗词(22)

契此(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偈(其十一)

关非内外绝中央,禅思宏深体大方。

究理穷玄消息尽,更有何法许参详?

形式: 偈颂 押[阳]韵

偈(其十二)

肩挑日月横街去,把定乾坤莫放渠。

遇圣遇凡俱坐断,寂光胜地可安居。

形式: 偈颂 押[鱼]韵

偈(其十三)

无生无死佛家风,不堕古今莫定踪。

触处圆明常湛寂,龙华鸡足两无从。

形式: 偈颂 押[冬]韵

偈(其十四)

碧水映孤峰,寒潭迎皎月。

尔我不知宗,须弥足底越。

汝水若还清,汝身被水溺。

汝柴若还燥,汝身被火燎。

燎溺病同途,大梦原未觉。

汝能鞭起悬,空灵觉心反。

覆看渠非深,奥神光独耀。

性真常现成,公案方知道。

便能稳坐毗卢,顶上吹清调。

形式: 偈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