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吴宣从事

才有幕中士,宁无塞上勋。

汉兵将灭虏,王粲始从军。

旌旆边庭去,山川地脉分。

平生一匕首,感激赠夫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翻译

幕府中仍有壮志士,难道没有在边疆建功的机会?
汉朝军队即将消灭敌虏,这时王粲才决定从军出征。
旗帜飘扬前往边疆战场,山河大地的脉络清晰可见。
一生怀揣一把匕首,满含激情赠予你,我的朋友。

注释

幕中士:幕府中的有志之士。
塞上勋:边疆的战功。
汉兵:汉朝的军队。
王粲:东汉末年的文人,此处象征有志从军者。
旌旆:旗帜。
地脉:地理脉络,比喻国家的领土。
一匕首:象征忠诚和决心。
感激:深深的情感,此处可能指友情或敬意。
夫君:古代对朋友或尊者的称呼,这里可能是对战友的尊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朋友离别的不舍和对其英勇从军的赞赏。"才有幕中士,宁无塞上勋"表达了诗人认为内廷之臣若能如吴宣般勇猛,便可无需挂念边塞之战。这两句展示了对朋友吴宣从军的鼓励与期待。

"汉兵将灭虏,王粲始从军"一句写出了当时战争的情况和另一位名将王粲的英勇事迹。通过提及历史人物和事件,诗人强调了当前战事紧急,从而衬托出吴宣的壮举。

"旌旆边庭去,山川地脉分"则描绘了一幅军队远征边塞的壮观图景。旌旗飘扬于边疆,山河阻隔着士兵与家园之间的情感联系。这两句通过景物描写,传达了从军者背井离乡、英勇作战的气概。

"平生一匕首,感激赠夫君"最后这两句流露出诗人对吴宣赠送宝剑的深情。诗人以此表达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吴宣英勇之举的赞美。这也暗示了两人之间的情谊非同小可。

整首诗通过对战事、英雄及友情的描绘,展现出诗人的豪情与深沉情感。

收录诗词(266)

孟浩然(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 字:浩然
  • 籍贯: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
  • 生卒年:689-740

相关古诗词

送吴悦游韶阳

五色怜凤雏,南飞适鹧鸪。

楚人不相识,何处求椅梧。

去去日千里,茫茫天一隅。

安能与斥鴳,决起但枪榆。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送告八从军

男儿一片气,何必五车书。

好勇方过我,多才便起予。

运筹将入幕,养拙就闲居。

正待功名遂,从君继两疏。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送张子容进士赴举

夕曛山照灭,送客出柴门。

惆怅野中别,殷勤岐路言。

茂林予偃息,乔木尔飞翻。

无使谷风诮,须令友道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送张参明经举兼向泾州觐省

十五彩衣年,承欢慈母前。

孝廉因岁贡,怀橘向秦川。

四座推文举,中郎许仲宣。

泛舟江上别,谁不仰神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