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张子容进士赴举

夕曛山照灭,送客出柴门。

惆怅野中别,殷勤岐路言。

茂林予偃息,乔木尔飞翻。

无使谷风诮,须令友道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翻译

夕阳余晖消失在山间,我送别客人走出柴门。
心中充满离愁,在野外分别,我再三叮嘱歧路上的话语。
茂密的树林是我暂时歇息的地方,高大的树木你却要展翅飞翔。
不要让山谷的风吹走我们的友情,一定要让朋友间的道义长存。

注释

夕曛:夕阳的余晖。
柴门:简陋的木门,代指乡村住所。
惆怅:悲伤、失落的情绪。
殷勤:情意深厚,再三叮咛。
谷风:山谷间的风,比喻时光或环境。
友道:友情之道,友谊的准则。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送别的情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刻画,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诗中的“夕曛山照灭”与“茂林予偃息”构成一幅宁静的山野图,夕阳的余晖映照在山上,给人以温暖和平静的感觉;而“送客出柴门”则直接指出了这是一个离别的情境。"惆怅野中别"表达了诗人对即将分别的不舍之情。"殷勤岐路言"显示了对友人的关切和叮咛。

在后两句“乔木尔飞翻”与“无使谷风诮,须令友道存”,诗人通过树木摇曳、谷风不起的意象,传达了一种希望友人能保持正直之心,不受外界诱惑的美好祝愿。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充分展现了诗人送别时的情感波动和深厚的情谊。

这是一首传统意义上的送别诗,它不仅记录了当下的离愁,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期待与祝福。通过细致入微的描绘,孟浩然表达了自己内心世界中的情感流转和精神追求,展现了古典文学中送别这一常见主题的深刻内涵。

收录诗词(266)

孟浩然(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 字:浩然
  • 籍贯: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
  • 生卒年:689-740

相关古诗词

送张参明经举兼向泾州觐省

十五彩衣年,承欢慈母前。

孝廉因岁贡,怀橘向秦川。

四座推文举,中郎许仲宣。

泛舟江上别,谁不仰神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送张祥之房陵

我家南渡头,惯习野人舟。

日夕弄清浅,林湍逆上流。

山河据形胜,天地生豪酋。

君意在利往,知音期自投。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送洗然弟进士举

献策金门去,承欢綵服违。

以吾一日长,念尔聚星稀。

昏定须温席,寒多未授衣。

桂枝如已擢,早逐雁南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送席大

惜尔怀其宝,迷邦倦客游。

江山历全楚,河洛越成周。

道路疲千里,乡园老一丘。

知君命不偶,同病亦同忧。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