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男儿一片气,何必五车书。
好勇方过我,多才便起予。
运筹将入幕,养拙就闲居。
正待功名遂,从君继两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壮志未酬的男子对英雄事业的向往与追求。开篇“男儿一片气,何必五车书”,表达了诗人对于真正男子汉应该拥有的一种勇气和气概,而不仅仅是学问深厚。这两句点出了男子汉应有的品质,不在于读多少书,而在于拥有磅礴的气魄。
接着“好勇方过我,多才便起予”,诗人自比为勇猛之士,认为自己对于勇气的追求已经超过常人,对于才能的渴望也超越了他人。这两句强调了诗人的个性和抱负,是一位志存高远、有勇有谋的人物形象。
“运筹将入幕,养拙就闲居”则是说,当政治军事的筹码即将摆在眼前时,我便准备进入军中,而如今暂且隐退于世,保持一份谦和。这里的“运筹将入幕”暗示了诗人对政治、军事的关注和参与,同时“养拙就闲居”则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生活态度。
最后,“正待功名遂,从君继两疏”,表达了诗人对于功业成就的渴望,希望能够一展才华,而这份期待似乎与友人的鼓励或是共同的追求有关。这里的“从君”二字,显示出诗人对朋友的依赖和信任,以及他们之间的情谊。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反衬,塑造了一个有勇有谋、胸怀壮志却又不失谦逊态度的人物形象。这样的形象在古代文人中颇为少见,体现了诗人对于理想与现实的深刻理解。
不详
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夕曛山照灭,送客出柴门。
惆怅野中别,殷勤岐路言。
茂林予偃息,乔木尔飞翻。
无使谷风诮,须令友道存。
十五彩衣年,承欢慈母前。
孝廉因岁贡,怀橘向秦川。
四座推文举,中郎许仲宣。
泛舟江上别,谁不仰神仙。
我家南渡头,惯习野人舟。
日夕弄清浅,林湍逆上流。
山河据形胜,天地生豪酋。
君意在利往,知音期自投。
献策金门去,承欢綵服违。
以吾一日长,念尔聚星稀。
昏定须温席,寒多未授衣。
桂枝如已擢,早逐雁南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