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黄仲瑱先生郊祀庆成长律二十韵时先生征入除翰林检讨

礼乐郊丘祀,衣冠海岳同。

合袪严飨报,陟配备尊隆。

涣号扬星幄,群工仰法宫。

镇圭华藻藉,重璧间黄琮。

角茧牲牢赤,膏明火炬红。

羽林森铁辇,骑路驾苍龙。

端冕存清穆,承袍笃敬恭。

玄穹三殿辟,□□九门通。

允铄清光近,于昭俭质崇。

炉薰团霭翠,金奏曳泠风。

角宿忙催旦,曦轮赫驭空。

追陪商皓列,观感舜瞳重。

福禄绵邦祚,精神肃圣躬。

干心垂眷顾,解泽沛冲融。

仙佩空蒙上,灵游化育中。

汉祠增立畤,尧典记禋宗。

履运逢开泰,祈年儗奏丰。

馨香符至治,熙绩告成功。

胙拜鸾刀赐,恩加凤诰封。

御前谁献颂,藻绘近华虫。

形式: 排律

翻译

在郊丘祭祀中遵循礼仪音乐,全国上下衣冠统一。
隆重的仪式回报天地,登高祭祀显尊贵。
号令从天而下,众臣效法皇宫的威仪。
镇圭华美,璧玉与黄琮相伴,祭品丰富。
祭祀用的角茧牲畜鲜红,火炬照耀明亮。
羽林军列队,铁辇威严,如龙腾空。
君王端坐,保持清正肃穆,臣子恭敬有加。
三大宫殿开启,九门洞开,显宏大气象。
清光普照,简朴之德崇尚。
香烟缭绕,金乐飘荡,象征着祥瑞。
东方破晓,太阳炽热,象征着新的开始。
与贤者商皓并列,感受舜帝的教诲。
国家福祉绵长,圣人精神庄重。
上天垂爱,恩泽普降,万物生长。
仙人的佩饰升腾,神灵在人间教化。
汉代的祠庙增建,遵循尧的祭祀传统。
时运昌盛,祈求丰收,国泰民安。
香烟象征着治世,成就显著。
接受祭祀的赐予,凤诰封赏荣耀。
御前无人献诗赞颂,华丽的辞藻如华虫般绚烂。

注释

郊丘:郊外的高地,用于祭祀。
衣冠:指官员的服饰,象征身份。
严飨:隆重的祭祀仪式。
陟配:登高祭祀。
法宫:象征法则和权威的宫殿。
镇圭:古代的一种玉器,用于祭祀。
曦轮:太阳,曦为日出的光芒。
商皓:古代贤者,这里可能指贤明的君主。
凤诰:皇帝的诏书,以凤凰为象征。

鉴赏

这首明代郑真的诗描绘了祭祀天地神祇的庄重仪式,以礼乐为载体,体现了对古代礼仪的尊重和对国家盛典的崇高敬意。首联“礼乐郊丘祀,衣冠海岳同”展现了祭祀队伍的盛大和统一,如同山海汇聚,显示出皇家的威仪。

中间部分通过“严飨报”、“法宫”、“焕号扬星幄”等词句,描绘了祭天仪式的神圣与宏大,以及群臣的敬畏。祭品如“角茧牲牢赤,膏明火炬红”,色彩鲜明,象征着诚挚和热烈。

“曦轮赫驭空”描绘日出的壮观景象,暗示祭祀时间正值黎明,而“福禄绵邦祚,精神肃圣躬”则表达了对国家繁荣昌盛和君主圣德的祈愿。祭祀结束后,皇帝的恩赐和嘉奖象征着皇恩浩荡。

尾联“御前谁献颂,藻绘近华虫”以赞美之词收束,赞美黄仲瑱先生的才华和此次祭祀活动的成功,同时也寓含了对文人墨客的赞誉。

整首诗语言典雅,结构严谨,充分展示了明代祭祀文化的特点和诗人对礼仪庆典的深刻理解。

收录诗词(791)

郑真(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秋怀十二首(其三)

众星晨离离,孤月夜皓皓。

白露成野霜,凋我窗下草。

人无千岁期,焉得不速老?

终当随物化,荣名亦何好?

形式: 古风 押[皓]韵

秋怀十二首(其四)

滚滚柏间露,湿我征裳衣。

裳衣湿何苦,故人中道违。

逝水东北流,杳杳无回期。

惟有天上月,悠悠照相思。

形式: 古风

秋怀十二首(其五)

淅淅凉风起,唧唧寒蛩鸣。

草木郁氛侵,两曜衔晖明。

河源失故道,岱宗眇余青。

凭虚发浩叹,游子万里情。

形式: 古风

秋怀十二首(其六)

驱驱上南国,依约金张里。

旧日三重阶,风雨埋荆杞。

王山故无恙,流水犹未已。

幽幽树底禽,哀歌为谁起?

形式: 古风 押[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