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寄章十侍御

淮海维扬一俊人,金章紫绶照青春。

指麾能事回天地,训练强兵动鬼神。

湘西不得归关羽,河内犹宜借寇恂。

朝觐从容问幽仄,勿云江汉有垂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淮海地区的扬州有一位杰出人物,他的金色官印和紫色绶带映照着青春的光芒。
他指挥若定,能够扭转乾坤,训练出一支令鬼神都为之震撼的强兵。
在湘西不能像关羽那样取得胜利,但在河内或许可以借鉴寇恂的智谋。
他在朝廷上从容应对各种事务,询问那些微妙的问题时,请不要提及江汉边垂钓的隐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在淮海一带显扬才华的俊杰之人,金章紫绶映衬其青春风采。诗中形容此人手持指挥棒,似乎能够回转天地,训练出的强兵甚至能惊动鬼神。这不仅展示了这位人物的军事才能,更透露出一种超凡脱俗的能力。

然而,即便是这样的英雄,也有不得不留在湘西、无法返回关羽之地的情况。诗中还提到河内依旧适合借助寇恂(古代的一种兵器),显示这位人物处境的复杂和战争的残酷。

最后一句“勿云江汉有垂纶”则是对章十侍御的劝诫,希望他不要认为在江汉一带还有可以依靠的旧友或力量。整首诗通过对英雄人物的描写,以及对其处境的点染,展现了唐代战争频繁、英雄辈出的历史背景,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英雄无奈困境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1462)

杜甫(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草堂纪念

  • 字:子美
  • 籍贯: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
  • 生卒年:712-770

相关古诗词

奉简高三十五使君

当代论才子,如公复几人。

骅骝开道路,鹰隼出风尘。

行色秋将晚,交情老更亲。

天涯喜相见,披豁对吾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奉酬严公寄题野亭之作

拾遗曾奏数行书,懒性从来水竹居。

奉引滥骑沙苑马,幽栖真钓锦江鱼。

谢安不倦登临费,阮籍焉知礼法疏。

枉沐旌麾出城府,草茅无径欲教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奉酬李都督表丈早春作

力疾坐清晓,来时悲早春。

转添愁伴客,更觉老随人。

红入桃花嫩,青归柳叶新。

望乡应未已,四海尚风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奉酬寇十侍御锡见寄四韵复寄寇

往别郇瑕地,于今四十年。

来簪御府笔,故泊洞庭船。

诗忆伤心处,春深把臂前。

南瞻按百越,黄帽待君偏。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