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卜筑幽居慰寂寥,数椽茅屋傍江郊。
庭前滕薛笋争长,篱下陈雷蔓结交。
杏圃花香蜂课蜜,芹塘泥暖燕营巢。
山窗对景浑无事,吟得诗成手自抄。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春日郊居的宁静生活。首句“卜筑幽居慰寂寥”表达了诗人选择在偏远之地建造居所,以远离尘嚣,寻求内心的安宁。接下来的“数椽茅屋傍江郊”描绘了简朴的房屋坐落在江边郊野的景象。
“庭前滕薛笋争长,篱下陈雷蔓结交”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写出了庭院中藤蔓植物生机勃勃,竞相生长,篱笆下的植物也紧密相连,呈现出一片和谐的自然景观。诗人寓情于物,展现了他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欣赏。
“杏圃花香蜂课蜜,芹塘泥暖燕营巢”进一步描绘了春天的景象,杏花盛开,引来蜜蜂采蜜,而燕子则在温暖的芹塘边筑巢,这些细节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
最后两句“山窗对景浑无事,吟得诗成手自抄”表达了诗人在此环境中悠然自得,无事可扰,唯有创作诗歌的乐趣,他甚至亲手抄录自己的诗作,流露出诗人对这种闲适生活的满足与享受。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春日郊居的田园画卷,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亲近自然的隐逸情怀。
不详
出生宋末,早年习举子业。卒年八十馀。晚年曾自编其诗为《月屋漫稿》。事见本集卷首自序及集中有关诗文。诗,以原铁琴铜剑楼藏四卷抄本(今藏北京图书馆)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两本卷次不同,文字亦各有错诲空缺,而底本多出校本诗十馀首
谁弹招隐操,云外伴清幽。
午夜山林月,一花天地秋。
经窗凉影淡,禅榻古香浮。
不作蟾宫梦,悽然忆旧游。
旅食几时休,生涯未有谋。
西风一夜雨,落叶万山秋。
起石终当隐,草玄殊可羞。
江乡烟水远,何日买归舟。
雨里西风已倦游,老怀悲感不禁秋。
世无阮籍谁青眼,今有杜陵人白头。
雁摆行知兄弟义,燕营巢为子孙谋。
谁怜湖海飘蓬客,只影孤灯相对愁。
十分秋色满轩窗,景物凄清夜气凉。
筛月帘栊金锁碎,捣霜砧杵玉丁当。
井梧叶脱无多影,岩桂花稠不断香。
坐到更深吟兴动,砚池滴露写诗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