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菊四章

凄葭一方,寒菊相俟。何以酬兹,晨阶夕几。

欣慨其间,心目依倚。未敢从人,重觞泛此。

人之初筵,浮英宜咥。人之载号,幽性宜疾。

人亦有言,斯维隐逸。独立秋风,斑斑文质。

我爱陶潜,菊之胜友。饥坐东篱,无钱得酒。

白衣不来,金英堪糗。高怀逸咨,相彰益寿。

岂其高怀,惟陶之辙。岂其逸恣,惟菊之悦。

寄情则然,实爱秋洁。载寒载阳,孤梅来雪。

形式: 四言诗

鉴赏

这首《寒菊四章》由明代诗人郭之奇所作,描绘了寒菊在秋风中的独立与坚韧,以及诗人对陶渊明及其菊花的喜爱之情。

首章“凄葭一方,寒菊相俟”,开篇即以芦苇的凄凉与寒菊的等待形成对比,暗示了菊花在寒冷季节中的孤独与坚守。接下来“何以酬兹,晨阶夕几”表达了诗人对于菊花的敬仰之情,无法用言语表达,只能通过清晨与夜晚的静思来寄托情感。

第二章“欣慨其间,心目依倚”,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喜悦与感慨,菊花成为了他心灵的依托。而“未敢从人,重觞泛此”则表明了诗人不愿随波逐流,而是选择独自品味菊花之美。

第三章“人之初筵,浮英宜咥;人之载号,幽性宜疾”,这里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菊花比作宴席上的佳肴和幽谷中的清音,强调了菊花的独特魅力和高雅气质。

第四章“人亦有言,斯维隐逸;独立秋风,斑斑文质”,点明了菊花与隐士的相似之处,它们都在秋风中独立,展现出文人墨客追求的高洁品质。最后“我爱陶潜,菊之胜友;饥坐东篱,无钱得酒;白衣不来,金英堪糗;高怀逸咨,相彰益寿”,表达了诗人对陶渊明及其作品的崇敬,以及对菊花作为精神伴侣的喜爱。即使生活贫困,也能在菊花的陪伴下找到心灵的慰藉和长寿之道。

整首诗通过对寒菊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菊花的自然美,更蕴含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高洁品格的追求,体现了明代文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

收录诗词(1872)

郭之奇(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正夫、玉溪。为南明大臣,历任南明文渊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相当宰相)兼吏部尚书、兵部尚书,率军转战闽粤滇黔抗清,于顺治十八年(1661年)在广西桂林为清将韦永福所俘,翌年殉国。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追谥忠节

  • 字:仲常
  • 号:菽子
  • 籍贯:广东揭阳县榕城东门(今广东揭阳市榕城区)
  • 生卒年:1607年-1662年

相关古诗词

寿若赤祁翁七十一

城南归卜筑,长日共优游。

水静心偏远,花明景自幽。

平田无曲岸,济世有虚舟。

天地同悠久,丹砂不用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白云寺

宛转溪流石径斜,招携只履到僧家。

缸挑银粟三更火,座拥金莲万劫花。

□动□因风起灭,灯传不用□喧哗。

趺跏定后无馀事,閒对青山眺晚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醒泉茆亭

十里林塘一亩宫,当轩山色满晴空。

平芜东去江光远,云树朝来鸟语重。

小饮欲狂惟渴酒,高谈无稽任山翁。

风风雨雨情何限,流水閒看送落红。

形式: 七言律诗

世心

无怀时远,世心日波。怀山襄岛,万石嵚峨。

相济胡少,相溺胡多。诗云深浅,易象冯河。

我生天末,如江有沱。手无舟揖,若巨川何。

庶思考槃,于涧于阿。乐兹渊止,枕漱而歌。

形式: 四言诗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