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大学成功在九年,根牢干长到参天。
斯须废弃终身困,稂莠从来易满田。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孙应时所作,名为《奉和家大人将赴官舍留示及门之作(其二)》。诗中通过对比大学与稂莠的成长过程,抒发了诗人对学业成功与个人命运的深刻感悟。
“大学成功在九年,根牢干长到参天。” 这两句描绘了大学生如同树木般,经过九年的培养和学习,最终能扎根深处,向上生长至云霄之境,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学业成功的期待与追求。
“斯须废弃终身困,稂莠从来易满田。” 这两句则通过对比大学生与稂莠(一种野草)的不同命运,表达了即便是学有所成,但若不加以利用,便会沦为平庸,一生蹉跎。反观稂莠虽易于生长,却也轻易占满田间,暗示着成功与失败的界限。
整首诗通过对比鲜明的意象,传达了诗人对于学业、命运和时间宝贵性的深刻认识,同时也警醒世人要珍惜时光,发挥所学,以避免一生碌碌无为。
不详
窗间明月镇长在,此宝如今更有无。
看取光辉生笔砚,可无文字继欧苏。
喧喧凫雁起寒汀,淡淡书窗半欲明。
听彻霜钟发深思,对床攲枕有诗成。
山川楚国六千里,云雨阳台十二峰。
神女可无哀郢意,强教梳洗为谁容。
可人花木四时足,随意园池百亩馀。
但续岷山高士传,不谈天上故人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