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部乐.榴花

浓绿丛中,露半坼芳苞,自然奇绝。

水亭风槛,正是蕤宾之月。

固知道、春色无多,但绛英数点,照眼先发。

为君的皪,尽是重心千叶。红巾又成半蹙。

试寻双寄意,向丽人低说。

但将一枝,插著翠环丝发。映秋波、艳云近睫。

知厚意、深情更切。赏玩未已,看叶下、珍味还结。

形式: 词牌: 三部乐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园林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受和艺术加工。开篇“浓绿丛中,露半坼芳苞,自然奇绝”几句,不仅描绘出花草茂盛的生长状态,而且突出了花朵在露珠的点缀下更显得异常鲜艳与别致。

紧接着,“水亭风槛,正是蕤宾之月”则将读者带入一个宁静雅致的水亭之中,那里不仅有清新的微风,更是赏月的绝佳时节。诗人通过“春色无多”四字,流露出对春天易逝的感慨,但又不失对春日美景的欣赏和珍惜。

在“但绛英数点,照眼先发”中,“绛英”指的是红色的花瓣,这里可能是指樱桃或其他红色花朵。诗人通过这些鲜艳的花瓣映入眼帘,表现了春天生命力和色彩的蓬勃。

“为君的皪,尽是重心千叶”一句中,“皪”可能指的是某种植物,而“重心千叶”则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这花朵的深厚情感和细致描摹。紧接着,“红巾又成半蹙”则继续描绘了一幅鲜明的色彩画面。

在“试寻双寄意,向丽人低说”中,诗人的情感开始转向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分享,他似乎在用这种方式来表达对某位丽人的思念与倾诉。而“但将一枝,插著翠环丝发”则是诗人用一种动作来传递自己的情意,这里可能隐含了赠送花朵以表心意的古典象征。

最后,“映秋波、艳云近睫。知厚意、深情更切”几句,诗人通过将花枝映照在水面上的景象,以及与头饰相接的细节,来强调那份深情和美好事物之间的关联。

全诗通过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描摹和个人情感的流露,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艺术的情怀。这不仅是一首写景抒情的诗,更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次精彩展现。

收录诗词(89)

杨泽民(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大酺

渐雨回春,风清夏,垂柳凉生芳屋。

馀花犹满地,引蜂游蝶戏,慢飞轻触。

院宇深沈,帘栊寂静,苍玉时敲疏竹。

雕梁新来燕,恣呢喃不住,似曾相熟。

但双去并来,漫萦幽恨,枕单衾独。仙郎去又速。

料今在、何许停双毂。

任梦想、频登台榭,遍倚阑干,水云千里空流目。

纵遇双鱼客,难尽写、别来心曲。媚容幸倾城国。

今日何事,还又难分麰菽。寸心天上可烛。

形式: 词牌: 大酺

丑奴儿.梅花

冰姿冠绝人间世,傲雪凌霜。蕊点檀黄。

更看红唇间素妆。清芬不是先桃李,桃李无香。

迥出林塘。万木丛中独秉阳。

形式: 词牌: 采桑子

丹凤吟

荏苒秋光虚度,玩月池台,登高楼阁。

风传霜信,遍送晓寒侵幕。

凄凉细雨,洒窗飘户,漏永更长,枕单衾薄。

梦里惊鸿唤起,坐对寒釭,犹听晨漏残角。

先自宿酲似病,共愁造合滋味恶。

虽有丁宁语,怕旁人多口,还类金铄。

如斯情绪,戚戚怎禁牢落。

纵欲凭江鱼寄往,漫霜毫频握。

几时得见,诸事都记著。

形式: 词牌: 丹凤吟

六丑

叹浓欢易散,便忍把、恩情抛掷。

恁时寸心,惟思生翅翼。别后踪迹。

不定如萍泛,暂抛江沔,又留连京国。

芳容料见尤光泽。共赏青楼,同游绮陌。

皆曾痛怜深惜。纵鳞鸿托意,云水犹隔。兰房深寂。

映轻红淡碧。翠竹名花底、同燕息。杯盘屡肯留客。

见真诚厚爱,意深情极。乌纱剪为新冠帻。

谁知道、荏苒尘埃带抹,任他倾侧。

朝云信、且候潮汐。但寸心、未改伊人在,应须近得。

形式: 词牌: 六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