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居春夜

暮景催人雪鬓双,十年始复反吾邦。

云逢佳月每避舍,酒压闲愁如受降。

三弄笛声初到枕,一枝梅影正横窗。

要知清梦游何许,不钓桐江即锦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江]韵

翻译

傍晚的景色催人早早生出白发,十年后我才返回自己的故乡。
每当遇到皎洁的月亮,我总是避开住所,借酒消解闲散的忧愁如同接受投降。
三声笛音刚飘入枕头,一枝梅花的影子正映在窗户上。
想要知道我清冷的梦境游历何处,不是在桐江垂钓,就是在锦江畅游。

注释

暮景:傍晚的景色。
催:催促。
雪鬓:白发。
十年:十年时间。
始:才。
复:再次。
反:返回。
吾邦:我的故乡。
云逢:遇见云中。
佳月:皎洁的月亮。
每:常常。
避舍:避开住所。
酒压:借酒消解。
闲愁:闲散的忧愁。
受降:接受投降。
三弄:三声。
笛声:笛音。
初到枕:刚飘入枕头。
一枝梅:一枝梅花。
正横窗:正映在窗户上。
清梦:清冷的梦境。
游何许:游历何处。
不钓:不在垂钓。
桐江:桐江(浙江桐庐,有富春江的美称)。
即:就是。
锦江:锦江(成都的河流,有‘濯锦江’之称)。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幽居春夜》,描绘了诗人晚年归乡后的夜晚情景。首句"暮景催人雪鬓双"以暮色和白发的增添,暗示时光流逝与岁月沧桑。次句"十年始复反吾邦"表达了诗人久别重归的感慨,十年离乡,如今归来,心境复杂。

"云逢佳月每避舍,酒压闲愁如受降"两句,通过写诗人避开明月以排遣愁绪,以及借酒浇愁,形象地展现了内心的苦闷和闲暇时的无奈。"三弄笛声初到枕,一枝梅影正横窗"则通过笛声和梅影,营造出静谧而略带凄清的夜晚氛围,寄寓了诗人对往昔生活的追忆和对当下孤寂的感怀。

最后两句"要知清梦游何许,不钓桐江即锦江",以梦境为线索,表达诗人即使在梦中也渴望远离尘世纷扰,要么在宁静的桐江边垂钓,要么在繁华的锦江畔寻找心灵的安宁。整首诗情感深沉,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晚年的孤独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9386)

陆游(宋)

成就

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经历

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

  • 字:务观
  • 号:放翁
  •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 生卒年:1125—1210

相关古诗词

幽居春晚二首(其一)

云归禹穴赏新晴,酒买兰亭散宿酲。

竹带鞭移俄盛出,鹤全窠买已长鸣。

故山虽愧收身晚,外物元如脱发轻。

只恐村邻成间阔,杖藜随处叩柴荆。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幽居春晚二首(其二)

老废雠书病废诗,昼闲惟与睡相宜。

未寻内史流觞地,又近庞公上冢时。

花发游蜂喧院落,笋长驯鹿入藩篱。

石帆山下春如许,野老来招不用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幽居夏日二首(其二)

内史兰亭晚卜邻,永和风月凛如新。

功名不入闲人梦,诗酒犹关老子身。

檐浅时时闻霣箨,池清一一见潜鳞。

正令未逐飞仙去,要是巢居太古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幽居夏日二首(其一)

茅舍参差烟霭中,超然高兴与谁同。

形骸已与流年老,诗句犹争造物功。

子母瓜新间尊俎,公孙竹长映帘栊。

日长愈觉闲无事,隐具成书又一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