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裁衣曲》是毛先舒在明末清初时期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活化的场景,展现了妻子对丈夫深切的关怀与思念。
开篇“剪征衣,亲手作”,点明了妻子亲自为丈夫裁制衣物的情景,体现了她对丈夫的细心与关爱。“君身长短何须度,肥瘦定然不如昨”两句,以轻松幽默的方式表达了妻子对丈夫身形变化的关注,同时也流露出一丝无奈与感慨,暗示了两人可能因某种原因而分离,使得妻子无法准确预测丈夫的身材变化。
接着,“新衣为君裁,旧泪为君落”两句,情感更加深沉。妻子在为丈夫裁制新衣时,不禁回忆起过去的时光,泪水不自觉地滑落,这不仅是因为对丈夫的思念,也包含了对过往岁月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担忧。这种情感的交织,让读者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哀愁与深深的爱意。
“还将铜斗细熨灼,莫使衣上沾猩红,君见泪痕不肯著”则是对裁衣过程的细致描写,以及对衣物保存的小心谨慎。妻子希望新衣能保持干净整洁,避免留下任何痕迹,尤其是不愿让丈夫看到自己因思念而留下的泪痕,这既是对丈夫的体贴,也是对自己情感的一种保护。通过这些细节,诗人成功地刻画了一位深情妻子的形象,以及她对丈夫无尽的爱与关怀。
整体而言,《裁衣曲》通过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场景,展现了夫妻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以及在特定历史背景下人们生活的细腻情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