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源宣义王丈,以累举得官,为洪雅主簿,雅州户掾。遇吏民如家人,人安乐之。既谢事,居眉之青神瑞草桥,放怀自得。有书来求红带,既以遗之,且作

青衫半作霜叶枯,遇民如儿吏如奴。

吏民莫作官长看,我是识字耕田夫。

妻啼儿号刺史怒,时有野人来挽须。

拂衣自注下下考,芋魁饭豆吾岂无。

归来瑞草桥边路,独游还佩平生壶。

慈姥岩前自唤渡,青衣江畔人争扶。

今年蚕市数州集,中有遗民怀裤襦。

邑中之黔相指似,白髯红带老不臞。

我欲西归卜邻舍,隔墙拊掌容歌呼。

不学山、王乘驷马,回头空指黄公垆。

形式: 古风 押[虞]韵

翻译

青衫已半成霜叶,百姓如同孩子官如奴。
官员民众勿视我为长官,我只是一名识字农夫。
妻子哭儿声唤刺史怒,时有乡人拉我胡须求救。
我拂去尘埃,自认下等官职,粗茶淡饭有何妨。
归途经瑞草桥,独自游历仍佩旧壶。
慈祥老妇在岩前喊渡,江畔众人争相扶持。
今年蚕市热闹非凡,遗民犹怀念故国衣裳。
城中黔人指点,白发红带老者消瘦不胖。
我欲西归寻新居,邻居笑谈歌声相应。
不学山、王贵族乘车,徒留遗憾空指黄公酒馆。

注释

青衫:官服。
霜叶:秋叶。
儿:百姓。
吏:官员。
官长:上级官员。
识字耕田夫:识字农夫。
刺史:地方长官。
野人:乡民。
挽须:拉胡须求助。
拂衣:挥袖。
下下考:低微职位。
芋魁饭豆:粗食。
岂无:怎能没有。
瑞草桥:吉祥之地。
平生壶:一生所爱之壶。
慈姥:慈祥的老妇。
争扶:争相扶持。
遗民:流离失所的人。
裤襦:衣服。
黔:黑色。
相指似:指点。
老不臞:消瘦。
卜邻舍:选择邻居。
拊掌:拍手。
山、王:贵族。
驷马:四匹马拉的车。
黄公垆:酒馆。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的退隐生活和对往昔仕途的反思。诗人以深沉的笔触勾勒出一幅田园生活图景,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淡泊明志的情怀。

"青衫半作霜叶枯,遇民如儿吏如奴。" 这两句诗通过对官服和秋叶的描写,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官场的无常,同时也展示了诗人在官场中的人格魅力,如同家人一般亲近百姓。

"吏民莫作官长看,我是识字耕田夫。" 这里诗人自称为“识字耕田夫”,表明自己虽然懂得文字,却选择了退隐田间,远离官场的纷争,这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是诗人对世俗生活的一种否定和逃避。

"妻啼儿号刺史怒,时有野人来挽须。拂衣自注下下考,芋魁饭豆吾岂无。" 这几句描绘了诗人的家庭生活和田园劳作,通过对日常琐事的细腻描述,展现出一种平淡中带着满足和安宁的情感。

"归来瑞草桥边路,独游还佩平生壶。慈姥岩前自唤渡,青衣江畔人争扶。" 这里描写了诗人归家后的景象,通过“瑞草桥”、“慈姥岩”等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怀。

"今年蚕市数州集,中有遗民怀裤襦。邑中之黔相指似,白髯红带老不臞。" 这几句诗表明了对往昔仕途的反思,对曾经的官职和功名的淡然态度,以及对时间流逝和人生易老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家庭生活和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的超脱与平和,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深沉的情感和哲理。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次韵许冲元送成都高士敦钤辖

栘中老监本虚名,懒作燕山万里行。

坐看飞鸿迎使节,归来骏马换倾城。

高才本不缘勋阀,馀力还思治蜀兵。

西望雪山烽火尽,不妨樽酒寄平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次前韵送程六表弟

君家兄弟真连璧,门十朱轮家万石。

竹使犹分刺史符,上方行赐尚书舄。

前年持节发仓廪,到处卖刀收茧栗。

归来闭口不论功,却走渡江谁复惜。

君才不用如涧松,我老得全犹社栎。

青衫莫厌百僚底,白首上有千薪积。

忆昔江湖一钓舟,无数云山供点笔。

未应便障西风扇,只恐先移北山檄。

凭君寄谢江南叟,念我空见长安日。

浮江溯蜀有成言,江水在此吾不食。

形式: 古风

送周正孺知东川

得郡书生荣,还家昔人重。

而况东西川,千骑许上冢。

里门下车入,父老自惊耸。

端如何武贤,不事长卿宠。

清时养材杰,杞梓方培拥。

未应遗合抱,取用及把拱。

如君尚出麾,顾我宜耕垄。

告归谢先手,求去悔不勇。

岂云慕廉退,实自知衰冗。

为君扫棠阴,画像或相踵。

形式: 古风 押[肿]韵

次前韵再送周正孺

东川得望郎,坐与西争重。

高风倾石室,旧学鄙文冢。

蜀人安使君,所至野不耸。

竹马迎细侯,大钱送刘宠。

遥知句溪路,老稚相扶拥。

看画古丛祠,百怪朝幽拱。

牛头与兜率,云木蔚堆垄。

醉乡追旧游,笔阵贾馀勇。

聊将诗酒乐,一扫簿书冗。

西风吹好句,珠玉本无踵。

形式: 古风 押[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