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周正孺知东川

得郡书生荣,还家昔人重。

而况东西川,千骑许上冢。

里门下车入,父老自惊耸。

端如何武贤,不事长卿宠。

清时养材杰,杞梓方培拥。

未应遗合抱,取用及把拱。

如君尚出麾,顾我宜耕垄。

告归谢先手,求去悔不勇。

岂云慕廉退,实自知衰冗。

为君扫棠阴,画像或相踵。

形式: 古风 押[肿]韵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思想家苏轼的作品,名为《送周正孺知东川》。诗中的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通过对人物和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感和美好的祝愿。

诗中“得郡书生荣,还家昔人重”两句,意味着周正孺考取功名回到家乡,受到了先人遗风的尊崇。这显示出作者对朋友学术成就的赞赏与肯定。

接着,“而况东西川,千骑许上冢”表达了苏轼对周正孺新任职务所在——东川地区的壮丽景色和历史文化的敬仰。这里的“东西川”指的是四川一带,而“千骑许上冢”则是说周正孺的地位显赫,连古代帝王之墓都可以上去祭祀。

“里门下车入,父老自惊耸”描述了当地百姓对于这位新任官员的尊敬和赞叹。周围的人们对他的到来感到震动和高兴。

“端如何武贤,不事长卿宠”则是在赞扬周正孺不仅武艺高强,而且品德高尚,不图享受长期的荣华。这反映了苏轼对朋友品格的高度评价。

诗中后半部分继续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美好祝愿和期待,以及自己希望能够早日归来,与朋友共度时光的情感。整首诗充满了深情厚谊,透露出作者对于人生旅途中的相聚与离别的珍惜之心。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次前韵再送周正孺

东川得望郎,坐与西争重。

高风倾石室,旧学鄙文冢。

蜀人安使君,所至野不耸。

竹马迎细侯,大钱送刘宠。

遥知句溪路,老稚相扶拥。

看画古丛祠,百怪朝幽拱。

牛头与兜率,云木蔚堆垄。

醉乡追旧游,笔阵贾馀勇。

聊将诗酒乐,一扫簿书冗。

西风吹好句,珠玉本无踵。

形式: 古风 押[肿]韵

虚飘飘三首(其一)

虚飘飘,画檐蛛结网,银汉鹊成桥。

尘渍雨桐叶,霜飞风柳条。

露凝残点见红日,星曳馀光横碧霄。

虚飘飘,比浮名利犹坚牢。

形式: 古风

虚飘飘三首(其二)

虚飘飘,花飞不到地,虹起谩成桥。

入梦云千叠,游空丝万条。

蜃楼百尺横苍海,雁字一行书降霄。

虚飘飘,比人身世犹坚牢。

形式: 古风

虚飘飘三首(其三)

虚飘飘,风寒吹絮浪,春水暖冰桥。

势缓?垂线,声乾叶下条。

雨中沤点随流水,风里彩云横碧霄。

虚飘飘,比时富贵犹坚牢。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