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只与閒时月一般,宁知今夕最团栾。
竹边借柄还如扇,花下传杯可当盘。
野兔易忘终夜梦,林乌未许一枝安。
人生几个中秋节,那得都将笑眼看。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中秋佳节的图画,通过对月亮与日常生活的比较,以及自然界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易逝和珍惜当下的感慨。
“只与閒时月一般”一句,以平实的笔触,将中秋之月与平日无异,通过这种对比突出了月亮在人们生活中的普遍性和亲切感。紧接着,“宁知今夕最团栾”则透露出诗人对于这特殊夜晚的珍视之情。"团栾"一词形容圆满、完美,不仅指中秋月圆,更有聚首团圆的意境。
“竹边借柄还如扇,花下传杯可当盘”两句,则通过对自然景物和日常用品的描写,营造出一种闲适自在的生活氛围。“借柄还如扇”形象地展示了竹叶间微风徐来的情境,而“花下传杯可当盘”则是对宴饮时光的温馨刻画。这些细节描写,不仅烘托出中秋夜晚的宁静与美好,更隐含着诗人对于生活简单乐趣的向往。
“野兔易忘终夜梦,林乌未许一枝安”两句则转换了情境,从对自然之物的观察到对生命无常的感悟。"野兔易忘终夜梦"暗示着生灵对于未来命运的不确定性和短暂性,而“林乌未许一枝安”则表达了对于安全与平静生活的渴望。
最后,“人生几个中秋节,哪得都将笑眼看”两句,则是诗人对人生的感慨。"几度中秋"意味着时间流逝、岁月匆匆,而“那得都将笑眼看”则表达了面对有限的人生,应以平和乐观的态度去接受和珍惜每一个美好时刻。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出诗人对于中秋节这一特殊时刻的独特情怀,以及面对生命短暂所产生的深邃思考。
不详
髀肉丰腴鬓发疏,将军健饭待何如。
七禽不了中原事,羞读君王问劳书。
人生寄一世,但伤知音稀。
明月何皎皎,游子寒无衣。
客从远方来,携手同车归。
愁多知夜长,各在天一涯。
生平不满百,岁暮一何速。
冠带自相索,何不策高足。
还顾望故乡,冉冉孤生竹。
含意俱未申,谁能为此曲。
可山无日不吟诗,我欲论诗未有期。
几次孤山明月下,手挼梅蕊立多时。
客中奔走易蹉跎,学馆痴留月又过。
橙蟹醉斟知己重,莼鲈乡话忆人多。
吴陵今夜三更月,霅水明朝一棹歌。
船在白蘋亭下过,有无传语晒渔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