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咏

步月怜清景,眠松爱绿阴。

早年诗思苦,晚岁道情深。

夜学禅多坐,秋牵兴暂吟。

悠然两事外,无处更留心。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翻译

月下漫步欣赏清幽景色,喜爱松树下那片翠绿的阴影。
年轻时写诗思绪艰辛,晚年对道的理解情感深厚。
夜晚常习禅修静坐,秋天来临偶尔赋诗抒怀。
除了这两件事,再无其他能吸引我的注意力。

注释

步月:在月光下散步。
眠松:静卧的松树。
诗思:写诗的构思和灵感。
道情:对道的理解和情感。
夜学禅:夜晚学习禅修。
秋牵兴:秋天引发的兴致。
悠然:闲适自在的样子。
两事外:除了这两件事之外。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名为《闲咏》。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表达诗人淡泊明志、超然物外的心境之作。

“步月怜清景,眠松爱绿阴”两句描绘了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景,“步月”指在月光下散步,“怜清景”表达对清幽景致的喜爱,“眠松”则是躺卧于松树之下休息,“爱绿阴”表现出对自然中生机勃勃景象的热爱。

“早年诗思苦,晚岁道情深”两句反映了诗人个人的成长轨迹和心路历程。早年时,诗人的创作可能充满了烦恼和挣扎,而到了晚年,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生活经验的积累,诗人的内心世界变得更加深邃,理解和感悟也更为深刻。

“夜学禅多坐,秋牵兴暂吟”两句则展现了诗人对禅学的修习与诗歌创作的情趣。“夜学禅多坐”表明诗人在夜晚时常坐禅冥想,而“秋牵兴暂吟”则是指在秋天这种意境中,诗人的心灵得到了短暂的放松和激发,从而吟诵出诗句。

最后,“悠然两事外,无处更留心”一句,是全诗的高潮,也是诗人情感的真实流露。这里的“两事”指的是世间的繁华与个人内心的宁静,诗人表达了自己已经超脱于世俗纷争,只愿意在自然中寻找心灵的安顿。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对个人生活经历的反思,展现了诗人一种淡泊、超然的生存态度。

收录诗词(2943)

白居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字:乐天
  • 号:香山居士
  • 生卒年:772年-846年

相关古诗词

闲夜咏怀因招周协律刘薛二秀才

世名检束为朝士,心性疏慵是野夫。

高置寒灯如客店,深藏夜火似僧炉。

香浓酒熟能尝否,冷澹诗成肯和无。

若厌雅吟须俗饮,妓筵勉力为君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闲居春尽

闲泊池舟静掩扉,老身慵出客来稀。

愁应暮雨留教住,春被残莺唤遣归。

揭瓮偷尝新熟酒,开箱试著旧生衣。

冬裘夏葛相催促,垂老光阴速似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闲适

禄俸优饶官不卑,就中闲适是分司。

风光暖助游行处,雨雪寒供饮宴时。

肥马轻裘还且有,粗歌薄酒亦相随。

微躬所要今皆得,只是蹉跎得校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闲游

外事因慵废,中怀与静期。

寻泉上山远,看笋出林迟。

白石磨樵斧,青竿理钓丝。

澄清深浅好,最爱夕阳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