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郡楼东面寺墙西,颜子生涯竹屋低。
书案飞飏风落絮,地苔狼藉燕衔泥。
吟窗晚凭春篁密,行径斜穿夏菜齐。
别后相思频梦到,二年同此赋闲题。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静谧而又带有几分寂寞的生活场景。开篇“郡楼东面寺墙西,颜子生涯竹屋低”两句,通过对建筑和自然环境的描述,勾勒出一个幽深宁静的空间,其中“颜子生涯”的“生涯”一词暗示着一种超脱世俗的生活态度,而“竹屋低”则增添了一种隐逸的意境。
接着,“书案飞飏风落絮,地苔狼藉燕衔泥”两句,进一步渲染了这种宁静中的荒废感。书案上的纸张随风飘散,显现出时间流逝带来的遗忘;而“地苔狼藉燕衔泥”,则是对自然与人造物之间交织的生动描绘,表现了一种生命力与静谧共存的画面。
中间,“吟窗晚凭春篁密,行径斜穿夏菜齐”两句,通过窗前的吟诵和小径上的行走,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观照与生活的体验。这里的“春篁密”和“夏菜齐”,分别勾勒出春天和夏天特有的景致,表现了诗人对于四季更迭的感受。
最后,“别后相思频梦到,二年同此赋闲题”两句,则流露出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诗人在别离之后,对朋友的思念如潮水般涌来,甚至在梦中也难以忘怀。这不仅是对友情深厚的一种表达,也透露出诗人内心对于过往美好时光的眷恋。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抒发,展现了一位隐逸者对自然与生活的独特感悟,以及他对友情的珍视。诗中所蕴含的意境既有对于世俗纷扰的超脱,也有对美好时光的怀念,是一首充满哲思和情感的佳作。
不详
晚年自号衡岳沙门,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衡岳去都忘,清吟恋省郎。
淹留才半月,詶唱颇盈箱。
雪长松柽格,茶添语话香。
因论乐安子,年少老篇章。
闻在湓城多寄住,随时谈笑浑尘埃。
孤峰恐忆便归去,浮世要看还下来。
万顷野烟春雨断,九条寒浪晚窗开。
虎溪桥上龙潭寺,曾此相寻踏雪回。
玉泉神运寺,寒磬彻琴堂。
有境灵如此,为官兴亦长。
吏愁清白甚,民乐赋输忘。
闻说巴山县,今来尚忆张。
簪履为官兴,芙蓉结社缘。
应思陶令醉,时访远公禅。
茶影中残月,松声里落泉。
此门曾共说,知未遂终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