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茂家有磈石如匡山双剑峰求诗

胸次能藏大千界,掌中笑看小重山。

飞来华岳一峰失,幻出匡庐双剑閒。

偶触篆烟云点缀,戏浇砚滴瀑潺颜。

莫将道眼生分别,随意聊安几案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鉴赏

此诗由宋代诗人释德洪所作,名为《李德茂家有磈石如匡山双剑峰求诗》。诗中描绘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独特感悟与欣赏。

首句“胸次能藏大千界”,开篇即以宏大的视角,表达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广阔与包容,仿佛能够容纳整个宇宙。接着,“掌中笑看小重山”一句,通过细腻的比喻,展现了诗人面对生活琐事时的轻松与幽默态度,即便是在小小的环境中也能发现乐趣。

“飞来华岳一峰失,幻出匡庐双剑閒”两句,运用夸张与想象的手法,描绘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与变幻。华岳之峰在空中飘然而过,似乎消失了一般,而远处的庐山则幻化出两柄剑的形状,增添了画面的生动与神秘感。

“偶触篆烟云点缀,戏浇砚滴瀑潺颜”则进一步展示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致观察与审美情趣。偶然间触碰到的篆烟与云朵,如同自然界的点睛之笔;而砚滴中的水流,仿佛瀑布般潺潺流淌,为画面增添了几分灵动与生机。

最后,“莫将道眼生分别,随意聊安几案间”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世间万物的平等看待与随性生活态度。诗人认为,不应以世俗的眼光去区分事物的好坏,而应以一颗平和的心去欣赏与接纳生活中的每一刻。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与感悟,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与哲学思考,同时也传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随性态度。

收录诗词(1809)

释德洪(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 生卒年:1089

相关古诗词

余昔居百丈元夕有诗后十年是夕过京师期子因不至

北游烂熳看并川,重到皇州及上元。

灯火风光记前事,管弦音节试新翻。

期人不至情如海,穿市归来月满轩。

忽忆寒岩曾独宿,雪窗残夜一声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都下送僧归闽

汴水悠悠去不回,绿波垂柳眼初开。

日边无意事迎送,海畔有山归去来。

白却人头忙日月,缁飘山衲乱风埃。

此行若到忘情处,拂石猿声后夜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夜雨歇怀渊才邦基

剧笑无因见秀眉,劳生会合恨难期。

永怀京国旧游处,伏枕梦魂初破时。

战叶萧萧山雨后,绕床唧唧草虫悲。

明年定复西归去,船尾何妨载我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寄权巽中

摩云标格久去眼,传得诗词锦段新。

雪玉在躬秋满鬓,风雷为舌语惊人。

留连南浦西山雨,弃掷炉峰绣谷春。

何日诗肩拥寒帔,对床听我说京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