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权巽中

摩云标格久去眼,传得诗词锦段新。

雪玉在躬秋满鬓,风雷为舌语惊人。

留连南浦西山雨,弃掷炉峰绣谷春。

何日诗肩拥寒帔,对床听我说京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此诗《寄权巽中》由宋代诗人释德洪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与对文学艺术的热爱。

首联“摩云标格久去眼,传得诗词锦段新”描绘了诗人对友人高洁品格的仰慕,以及对方最新作品的赞誉,字里行间流露出对文学创作的推崇和对友人才华的欣赏。

颔联“雪玉在躬秋满鬓,风雷为舌语惊人”运用比喻手法,以雪玉形容友人的才华,秋满鬓象征岁月的流逝,风雷喻指友人口若悬河,言辞犀利,令人惊叹。这一联不仅赞美了友人的才华横溢,也暗示了其作品的影响力和震撼力。

颈联“留连南浦西山雨,弃掷炉峰绣谷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营造了一种诗意盎然的氛围。南浦西山的雨水象征着友情的深厚与持久,而炉峰绣谷的春景则寓意着友谊的美好与生机。这一联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情感交融,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与向往。

尾联“何日诗肩拥寒帔,对床听我说京尘”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相聚的期待,希望能在寒冷的夜晚,围坐一室,倾听彼此的京城琐事,共享文学的喜悦与生活的点滴。这一联充满了温馨与期待,体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友谊和共同追求的精神世界。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通过对友情、文学创作和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艺术和友谊的深刻感悟,是一首充满人文情怀的佳作。

收录诗词(1809)

释德洪(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 生卒年:1089

相关古诗词

书承天寺西斋壁

半年客食毗陵寺,颇厌尘埃污衲裙。

虽有一身犹外物,且将万事付浮云。

忽思放浪佳山水,要与顽麻散骨筋。

凉夜满庭风露重,竹梢微月欲纷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灵隐送僧还南岳

海隅相识笑谈馀,清境同疑在玉壶。

方作灵山栖小岭,又随苕水出东吴。

透须白雪惊衰老,脱手青春入叹吁。

悬想他年衡岳寺,雨窗相对话西湖。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宿灵山示月上人

地灵形胜自天成,山色溪光泼眼明。

北岫飞来么凤落,东邻相去一牛鸣。

霜筠绕寺秋无数,璧月临轩夜更清。

已约高人结莲社,他年香火寄馀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送僧归石门

曾学云庵逸格禅,别来江柳几春烟。

相逢水寺初尝橘,忽忆风檐共擘莲。

遥想到山寒食后,却思分首上元前。

与谁振策西湖路,清晓一声啼杜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