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读书每以二鼓尽为节

腐儒碌碌叹无奇,独喜遗编不我欺。

白发无情侵老境,青灯有味似儿时。

高梧策策传寒意,叠鼓冬冬迫睡期。

秋夜渐长饥作祟,一杯山药进琼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我这个迂腐的儒生,可叹一生碌碌无奇,却只爱前人留下来的著作,从不将我欺骗。
白发无情地爬上头顶,渐渐地进入老年,读书的青灯却依旧像儿时那样亲切有味。
高大的梧桐策策作响,传来一阵阵寒意,读书兴致正浓,忽听更鼓冬冬催人入睡。
秋夜漫漫,饥肠辘辘,再也难以读下去,喝杯山药煮成的薯粥,胜过那佳肴美味。

注释

以二鼓尽为节:指读书读到二更天才停止。
二鼓,指更鼓报过二更。
腐儒:作者自称。
碌碌:平庸,无所作为。
遗编:遗留后世的著作,泛指古代典籍。
不我欺:并不欺骗我。
策策:象声词,指风摇动树叶发出的响声。
叠鼓:轻轻击鼓,指更鼓。
冬冬:象声词,指鼓声。
迫睡期:催人睡觉。
作祟:暗中捣鬼,形容夜深了还没有睡觉,肚子饿了。
琼糜:像琼浆一样甘美的粥。糜,粥。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秋夜读书每以二鼓尽为节》,通过对秋夜读书场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的情感世界和生活态度。首句“腐儒碌碌叹无奇”,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平凡生活的自嘲,感叹学问无大成;“独喜遗编不我欺”则流露出对书籍的热爱,即使年事已高,仍从书中获取慰藉。

“白发无情侵老境,青灯有味似儿时”两句,通过对比白发与青灯,既感慨时光流逝,又回味起少年时读书的乐趣,流露出对过去的怀念和对知识的执着。

“高梧策策传寒意,叠鼓鼕鼕迫睡期”描绘了秋夜的寂静与寒冷,以及读书至深夜时分,外面的更鼓声催促着休息,展现了诗人专注致志的学习态度。

最后,“秋夜渐长饥作祟,一杯山药进琼糜”写出了诗人读书至深夜,肚子饥饿难耐,但仍以山药这样的普通食物充饥,表现出其简朴的生活方式和坚韧的精神风貌。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晚年的读书生活,既有对岁月流逝的感慨,又有对知识追求的坚守。

收录诗词(9386)

陆游(宋)

成就

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经历

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

  • 字:务观
  • 号:放翁
  •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 生卒年:1125—1210

相关古诗词

秋夜感旧十二韵

冷萤缀蓬根,忽复照高树。

年光逝不留,百感集迟暮。

往者秦蜀间,慷慨事征戍。

猿啼鬼迷店,马噤飞石铺。

危岭高入云,朽栈劣容步。

天近星宿大,江恶蛟鼍怒。

意气颇自奇,性命那复顾。

最怀清渭上,冲雪夜掠渡。

封侯细事尔,所冀垂竹素。

兜鍪竟何成,岂独儒冠误。

当时妄校尉,旗纛今照路。

浩歌遂成章,聊慰老不遇。

形式: 古风 押[遇]韵

秋夜感遇十首以孤村一犬吠残月几人行为韵(其四)

我梦游异境,乌帽跨小蹇。

桑麻夹阡陌,山川旷何远。

俗有太古风,萧散到鸡犬。

钟鸣忽惊觉,所造恨犹浅。

形式: 古风

秋夜感遇十首以孤村一犬吠残月几人行为韵(其八)

畏首复畏尾,吾身其馀几。

虽云食不足,健决岂不伟。

蓬窗对亲旧,情话来亹亹。

何以永今朝,沽酒刺圈豨。

形式: 古风 押[尾]韵

秋夜感遇十首以孤村一犬吠残月几人行为韵(其一)

月生东山口,宿鸟惊相呼。

我起立苍茫,恍在白玉壶。

饥鹘掠危巢,大鱼跃平湖。

作意赋新诗,佳夕不可孤。

形式: 古风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