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帘.密约

湘纹几摺阑千叠。十二碧城宫阙。一缕紫猊烟。

片影红窗月。小语相期全不觉,怕姓字、飞琼轻泄。

周折。待粘云染雨,临行还怯。猛把心儿拚却。

今宵休孤负,良辰佳节。兰液泠香犀,草露沾金蝶。

无赖杜鹃枝上鸟,向窗外、声声啼血。饶舌。

才劝得人归,又催离别。

形式:

鉴赏

这首《珍珠帘·密约》由清代词人彭孙遹所作,描绘了一段细腻而略带哀愁的情感故事。

词中以“湘纹几摺阑千叠”开篇,以湘水之纹比喻情感的复杂与深邃,通过“十二碧城宫阙”渲染出一种神秘而华美的氛围,暗示着情感的复杂层次和难以言喻的美。接着,“一缕紫猊烟”与“片影红窗月”形成对比,紫烟的静谧与月影的灵动交织,营造出一种既静谧又充满期待的意境,象征着主人公内心的矛盾与憧憬。

“小语相期全不觉,怕姓字、飞琼轻泄”两句,细腻地刻画了主人公在秘密约定中的微妙心理,既期待又担心,生怕对方泄露了彼此的秘密,表达了对爱情的珍视与保护。

“周折。待粘云染雨,临行还怯。”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波折与不确定,仿佛在预示着即将来临的分别,以及面对离别的恐惧与不舍。

“猛把心儿拚却。今宵休孤负,良辰佳节。”在这段情感的高潮中,主人公似乎下定决心,不顾一切地追求这一刻的相聚,不让这美好的时光被辜负,即使知道这可能是短暂的欢愉。

“兰液泠香犀,草露沾金蝶。”这两句以自然界的美好景象为背景,象征着爱情的美好与纯洁,同时也暗示着短暂与易逝。

“无赖杜鹃枝上鸟,向窗外、声声啼血。”杜鹃鸟的啼鸣,常被视为哀伤的象征,这里不仅增加了情感的哀愁色彩,也预示着即将到来的离别与痛苦。

“饶舌。才劝得人归,又催离别。”最后两句将情感推向极致,既是对相聚的渴望,也是对离别的无奈与哀叹,表达了对爱情中相聚与离别这一永恒主题的深刻理解。

整体而言,《珍珠帘·密约》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主人公在爱情中复杂而深刻的情感体验,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对未来的忧虑,是一首情感丰富、意境深远的佳作。

收录诗词(237)

彭孙遹(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词人,与王士祯齐名,时号“彭王”。浙江海盐武原镇人。彭孙贻从弟,顺治十六年进士。康熙十八年举博学鸿词科第一,授编修。历吏部侍郎兼翰林掌院学士,为《明史》总裁。诗工整和谐,以五、七言律为长,近于唐代的刘长卿。词工小令,多香艳之作,有“吹气如兰彭十郎”之称。著有《南往集》、《延露词》

  • 字:骏孙
  • 号:羡门
  • 籍贯:又号金粟山
  • 生卒年:yù)(1631—1700

相关古诗词

三姝媚.旅梦

花宫清磬杳。听城头一派,角声悲绕。

晚来清味,只秋窗无火,暗萤相照。

解带将眠,刚月色、瞳眬来到。

千里江关,十年心事,相思多少。

恍在旧家庭馆,见朱幌微垂,绿窗初晓。

惊伊消瘦,把别时踪迹,向侬都告。

旅泊频年,和梦也、分明知道。

莫是相逢无几,依然去了。

形式: 词牌: 三姝媚

高阳台.为阮亭题余氏女子绣高唐神女图

帝女归来,一天秋色,楚峰十二苍苍。

听说当年,曾经荐枕先王。

细腰宫里颜如玉,更相寻、雾縠霓裳。

问此时、翠盖鸾旌,谁见悠扬。巫山枉断人肠。

纵阳台遗迹,未尽虚茫。回首宸游,沉沦幽佩堪伤。

一自侍臣书好梦,千载下、云雨生香。

又何人、剪雨裁云,幻出高唐。

形式: 词牌: 高阳台 押[阳]韵

念奴娇.和漱玉词同阮亭作

深闺岑寂,见朱扉曲曲、铜龙双闭。

坐觉春阴寒尚峭,不断氤氲炉气。

远岫低云,浓花着雨,可是伊风味。

红笺小叠,此情何处相寄。

朝暮镇是无聊,湘娥泪湿,空向花枝倚。

病里腰肢慵似柳,尽日三眠三起。

芍药栏前,清和时候,约诉缠绵意。

眼看春尽,那人应是归未。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念奴娇.长歌

长歌当哭,把琅玕击折、珊瑚敲碎。

悔不当初多弄戟,领取中郎都尉。

鹊印累累,蝉冠岌岌,忍见人皆醉。

雕龙何益,算功名偶然遂。

等閒付与儿曹,三旌已矣,返我屠羊肆。

吴下秋风归去好,饱啖菰羹鲈鲙。

病藉神君,巧资天女,无计祛穷鬼。

夜珠休探,怕骊龙未成睡。

形式: 词牌: 念奴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