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蔡学士

陆陆微生不可论,半饥半饱过朝昏。

春来但见瞳花乱,寒退长馀鬓雪繁。

老愧门墙忝宾客,归来耒耜教儿孙。

会应飞堕江湖去,定向离骚寄客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翻译

世间万物微小难以评说,日复一日半饥半饱度日。
春天来临只见眼花缭乱,严寒消退只留下满头白发。
年老惭愧自己身为家中宾客,回家后教诲子孙耕作之事。
我料想不久将随风飘向江湖,定会把心寄托在离骚中以慰藉游子之魂。

注释

陆陆:形容众多或连续不断。
微生:微小的生命或事物。
论:评说,议论。
半饥半饱:形容饮食不充足,勉强维持生活。
朝昏:早晨和黄昏,指一天的时间。
瞳花:眼睛因疲劳或疾病而产生的幻觉,此处形容眼花。
乱:纷乱,杂乱无章。
鬓雪:鬓边的白发,比喻年老。
愧:感到惭愧。
门墙:师门,比喻学问或技艺的传授之地。
忝:谦辞,有愧于。
耒耜:古代农具,耒用于翻土,耜用于挖土,代指农事。
会应:料想,应当。
飞堕:飘落,落下。
江湖:泛指四方,也常指隐居之处。
离骚:屈原的代表作,这里象征着诗人的精神寄托。

鉴赏

此诗描绘的是诗人在春天的生活状态和情感体验,以及对未来的一种期待与寄托。首句“陆陆微生不可论”表达了春天草木初生的微妙景象,难以用语言完全描述,而“半饥半饱过朝昏”则展示了诗人简朴的生活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接着,“春来但见瞳花乱”写出了春季百花盛开的景色,而“寒退长馀鬓雪繁”则是对春末时节,天气回暖,但山中积雪尚多的描绘。这些景物描写,不仅展示了诗人对于自然界变化的细腻观察,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定。

“老愧门墙忝宾客”表达了诗人对家中门庭若市,常有宾客来访而感到自责的心情,而“归来耒耜教儿孙”则是诗人回家后,用稼穗(即用禾杆编织的工具)耕田,同时教育晚辈的情景。这里体现了诗人对家庭责任和传统文化的尊重。

最后,“会应飞堕江湖去,定向离骚寄客魂”则是诗人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自由的心境。诗人希望自己的精神能像飞鸟一样,自由地在江湖之间飞翔,同时也寄托了自己对远方朋友的思念。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和自然界的细腻描写,以及对未来某种精神追求的表达,展示了诗人淡泊名利、宁静致远的人生态度。

收录诗词(483)

毛滂(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词人。生于“天下文宗儒师”世家。父维瞻、伯维藩、叔维甫皆为进士。他自幼酷爱诗文词赋,北宋元丰二年(1079),与西安(今浙江衢州)赵英结为伉俪。诗词被时人评为“豪放恣肆”,“自成一家”。元祐四年(1089)所作《惜分飞·富阳僧舍代作别语》小词结尾“今夜山深处,断魂分付潮回去”,南宋周辉认为含蓄情醇“语尽而意不尽,意尽而情不尽”。有《东堂集》十卷和《东堂词》一卷传世

  • 字:泽民
  • 籍贯:衢州江山石门(今浙江衢州)
  • 生卒年:1056——?约1124

相关古诗词

崇福宫雨中种柏

未障侵檐日,先留出殿烟。

雨根蚯蚓活,风叶凤凰翩。

直节从孤瘦,寒姿定老坚。

君王千万寿,合作酒如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曹使君舍夜饮归步月出城山色如画作诗一首寄曹

西曹满百第相闻,东阁招延气自春。

鸡肋天教辞怒臂,牛心公与慰馋唇。

酒红欲去风吹颊,山碧来迎月满身。

步入柏阴清夜急,敲门惟有鹤应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欲入山访参寥预令探梅

谁作东州客,支公合往还。

想无诗外事,聊辍定中閒。

拂石须相憩,留云欲共攀。

为寻梅发处,先过向南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清明过下渚湖

湿云堆雨未全轻,啅鹊翻枝已唤晴。

含雨落花空泪眼,袭衣香草欲知名。

细泉入竹通幽意,孤策侵苔记独行。

不醉河阳芳树底,乱山携酒过清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