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由宋代诗人韩驹所作,名为《次韵耿龙图棱陵书事》。诗中描绘了深秋时节,舟行芦苇丛中的景象,以及诗人内心的感慨与思考。
首句“十月舟藏芦荻林”,以“十月”点明季节,暗示深秋之景;“舟藏芦荻林”则形象地描绘出舟行于茂密芦苇之中的情境,营造了一种幽静而略带孤寂的氛围。
接着,“客衣顿觉夜寒侵”一句,通过“客衣”和“夜寒”两个意象,不仅表现了季节的寒冷,也暗含了诗人作为异乡人的孤独感和对环境变化的敏感。
“乱离祗有穷途泪,勋业都无过去心。”这两句表达了诗人面对动荡时局的无奈与悲愤,以及对过往功名利禄的反思。在乱世中,诗人只能以泪水表达心中的苦闷,过去的辉煌已成过眼云烟,难以再寻回。
“敢恨青鞋蹋江浦,近传黄屋渡淮阴。”这里诗人以“青鞋”自喻,表示自己虽身处江湖,但依然保持着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同时,“黄屋渡淮阴”可能暗指朝廷或权力中心的变动,诗人对此虽有所不满,但仍保持了对国家的忠诚与关注。
最后,“中兴气象须公等,是日频闻正始音。”诗人寄希望于有能力的人士能够带领国家走向复兴,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与信心。同时,“正始音”可能象征着正统的声音或正确的指导思想,强调了在乱世中寻找正确方向的重要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个人命运、社会变迁以及国家未来的深切关怀与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