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可行圭塘杂咏(其二)开窗看雨

洞房编药屋编荷,八面玲珑得月多。

谁遣天飘籋云过,嫩凉扶我入无何。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马熙的《和可行圭塘杂咏(其二)开窗看雨》描绘了一幅生动的雨中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美妙与诗人的独特感受。

首句“洞房编药屋编荷”,以“洞房”与“编荷”相映成趣,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充满生机的氛围。这里的“编荷”可能是指在屋檐下或窗户边编排荷叶,既实用又增添了几分雅致。这一句仿佛让人置身于一个充满药香与荷香的小屋里,感受到生活的宁静与和谐。

次句“八面玲珑得月多”,则将视角转向了夜晚的月光。在这样的夜晚,月光透过玲珑剔透的窗户洒满房间,使得月色与室内环境相得益彰,营造出一种温馨而又神秘的氛围。这里不仅描绘了月光的美丽,也暗示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欣赏。

接着,“谁遣天飘籋云过”,这一句以问句的形式表达了对自然现象的惊奇与赞叹。似乎天空中的云彩如同被某种力量驱使,轻盈地飘过,给人们带来了清凉与宁静。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流露,表现了他对自然之美的深深感慨。

最后,“嫩凉扶我入无何”一句,以“嫩凉”形容初秋的微凉,仿佛是大自然轻轻拂过,带给人一丝丝的舒适与惬意。这里的“无何”可能指的是超脱世俗、心灵自由的状态,表达了诗人渴望摆脱尘世烦恼,追求精神上的自由与宁静的愿望。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对内心世界的一种向往与追求。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读来令人感到清新脱俗,仿佛能跟随诗人的脚步,一同领略那份独特的自然之美与心灵之静。

收录诗词(23)

马熙(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和可行即事

载书逾十乘,储酱乏千缸。

竹影明窥户,荷香暗度窗。

对山方目击,见客又心降。

落日层台表,苍烟白鸟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江]韵

和可行乡友具宴

石溜穿渠㶁㶁鸣,眼中幽事总关情。

故人载酒不尽醉,好鸟隔花空有声。

但使轩扉常款客,不妨松菊屡寻盟。

西风瘦马长安路,说与山灵笑绝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閒居纪事二首(其一)

客从长安回,叙阔访邻里。

貌悴于去时,因而问所以。

客悲向我言,此行幸脱死。

长安遭饥荒,食尽到糠秕。

升合贵不赀,珠金何足恃。

凌晨出求籴,于于如栉比。

暮归持空囊,菜色皆相似。

老弱困且羸,行随墙壁倚。

村墟向昏黑,剽掠群凶起。

咸云田中麦,苗枯无雨水。

今年如弗收,炊爨当易子。

予闻重叹嗟,祸及乃至此。

八政食为先,周书本微旨。

天下苟有饥,稷思若由己。

梁惠战国时,民粟知移徙。

一夫不获所,古人心愧耻。

如何填沟壑,遽忍立而视。

此邦粗偷生,唇亡寒及齿。

嗷嗷食口众,身不亲耒耜。

今朝听此言,徒增惊悸耳。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閒居纪事二首(其二)

古人制昏礼,所贵在人伦。

冠笄年既迈,受币方交亲。

后世虽偷薄,十中五犹遵。

如何至今日,彝典俱湮沦。

男痴已合配,女幼皆成姻。

安知虑夭寿,奚暇占吉辰。

媒妁走市井,鼓吹喧城闉。

百年祗仓卒,大事为因循。

问之何遽然,诏云选佳人。

传闻至太甚,意失非本真。

正道难化俗,讹言易惑民。

于初苟不慎,其末弊将臻。

寄声秉钧者,风俗何时淳。

形式: 古风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