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善哉行》由明代诗人黄圣年所作,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哲理,展现了对生命、道德与自然的深刻思考。
开篇“高台悲风,烈士悲心”,以高台上的悲风起兴,引出烈士的悲痛心情,暗示了人生的艰难与无奈。接着“匪道云远,霜多岁阴”描绘了时间的流逝与环境的严酷,暗喻人生的短暂与环境的挑战。
“成名甚难,身亦不赀。吞炭漆身,乃得一死”表达了追求名利的艰辛与牺牲,以及对生命的珍视与无奈。通过“羽化丹飞,不离世机”这一转折,诗人似乎在探讨超脱与现实之间的关系,指出即使追求超脱,也无法完全脱离世俗的束缚。
“华表千年,终当来归”则寄托了对永恒与回归的向往,仿佛在说即使生命有限,灵魂终将找到归宿。接下来“伟哉造化,心大身小”赞美了自然界的伟大与生命的渺小,强调了个体在宇宙中的位置。
“深山大林,人不如鸟”通过对比人与鸟的生活状态,表达了对自由与束缚的反思,指出人虽有智慧,却往往受限于社会规则,而鸟则能自由飞翔。
“衣不厌新,人不厌故”反映了对变化与稳定的思考,既赞美了新事物的活力,也珍惜旧事物的温暖。最后“齐紫三入,乃变其素”以服饰的变化象征社会变迁和个人成长。
“相彼丘陵,蹶然而崩”通过丘陵崩塌的景象,警示人们要警惕不稳定因素,保持警觉。紧接着“聆此空谷,鸟鸣嘤嘤”描绘了山谷中鸟儿的鸣叫,营造了一种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氛围。
“嘤嘤者鸟,于何其臻”提出了对生命意义的追问,鸟儿的鸣叫似乎在回答,生命的意义在于追求与体验。最后“福禄寿考,人百其身”表达了对长寿与幸福的渴望,希望人们能够享受更长的人生。
整体而言,《善哉行》通过对自然、人生、道德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命价值、社会现象及个人命运的独到见解,语言优美,寓意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