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空遗破砚孤心苦,只博生绡两鬓华。
小婢灯前泣秋雨,竹房不见夜呼茶。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沉而感伤的画面。"空遗破砚孤心苦",诗人以破旧的砚台象征着亡者的孤独与内心的苦楚,暗示了德和伯氏的离世给诗人留下了深深的哀思。"只博生绡两鬓华",生绡(生丝织成的细薄丝绸)暗指岁月流逝,诗人感叹自己为悼念亡者而白发渐生,流露出岁月无情的感慨。
后两句进一步刻画了悲凉的氛围:"小婢灯前泣秋雨",小婢在秋雨中哭泣,渲染出凄凉的环境,显示出家人对逝者的怀念之情。"竹房不见夜呼茶",诗人想象亡者在竹制的居室中已无法回应,只能在深夜无人处呼唤茶水,这无声的呼唤更增添了哀思的深度。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表达了诗人对德和伯氏的深切怀念以及对时光流转、生死无常的深深感慨。
不详
一作德阳,南宋末期爱国诗人。咸淳七年(公元1271年),由上舍生释褐成进士,历任泉州教授,礼部架阁,进阶从政郎。宋亡后不仕,隐居于平阳县城白石巷。等曾冒死捡拾帝骨葬于兰亭附近。他教授生徒,从事著作,漫游江浙,是雄踞宋元之际诗坛、创作成绩卓著、最富代表性的作家,也是温州历史上成就最高的诗人。卒葬家乡青芝山。著作编为《霁山集》
风尘何处托清魂,家世梅花水月村。
旧箧已无封禅稿,独怜渴病似文园。
棣陨双葩洒泪红,百年已短更匆匆。
祇今风雪栖栖影,地老天荒一个鸿。
歌声舞影散春霞,月殉香魂几落花。
休恨天家无分到,汉妃青冢落胡沙。
镌石奇功席卷来,眼中沧海一琼杯。
神山只在灵鳌背,徐福楼船不见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