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风尘何处托清魂,家世梅花水月村。
旧箧已无封禅稿,独怜渴病似文园。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林景熙所作的《哭德和伯氏六首》中的第二首,表达了对故人德和伯氏的深深哀悼之情。首句“风尘何处托清魂”寓言了德和伯氏在动荡的时代中无法找到安宁的灵魂归宿,暗示其不幸离世后的飘零之感。"家世梅花水月村"则描绘了一幅清幽的画面,以梅花象征伯氏高洁的品格,水月村则可能暗指他宁静的故乡,以此寄托对他的怀念。
接着,“旧箧已无封禅稿”表达了诗人对往昔与伯氏共事或交流学问的记忆已经不再,只剩下空荡的书箧,暗示了岁月流转和人事变迁。最后,“独怜渴病似文园”借用西汉文学家司马相如晚年因病辞世的典故,将德和伯氏的离世比作文园之疾,既表达了对伯氏健康状况的同情,也寓含了对其才华未展的惋惜。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通过对环境和典故的巧妙运用,展现了诗人对故人的怀念和对世事无常的感慨。
不详
一作德阳,南宋末期爱国诗人。咸淳七年(公元1271年),由上舍生释褐成进士,历任泉州教授,礼部架阁,进阶从政郎。宋亡后不仕,隐居于平阳县城白石巷。等曾冒死捡拾帝骨葬于兰亭附近。他教授生徒,从事著作,漫游江浙,是雄踞宋元之际诗坛、创作成绩卓著、最富代表性的作家,也是温州历史上成就最高的诗人。卒葬家乡青芝山。著作编为《霁山集》
棣陨双葩洒泪红,百年已短更匆匆。
祇今风雪栖栖影,地老天荒一个鸿。
歌声舞影散春霞,月殉香魂几落花。
休恨天家无分到,汉妃青冢落胡沙。
镌石奇功席卷来,眼中沧海一琼杯。
神山只在灵鳌背,徐福楼船不见回。
远望车尘汗雨流,自知覆水已难收。
为君富贵妾羞死,富贵如君不自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