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其三)

征雁年来得几回。春风无雁带书归。

故应春瘦减春衣。

花柳伤心经岁月,江湖无梦失津涯。

到家无树不红飞。

形式: 词牌: 浣溪沙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王质的《浣溪沙·其三》。从鉴赏角度来看,这首词通过对时光流逝和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词人对于岁月易逝、人生无常以及家国之思的深切感慨。

“征雁年来得几回”一句,以大雁南飞作为时间流逝的象征,反问自己多少年才能再次见到这些象征着离别与归来的鸟儿,从而引出了对时光易逝的深深感慨。

“春风无雁带书归”则是说,即便是春天,也不再有大雁为信使,带来家书。这两句结合起来,表达了词人对于无法得到远方亲人消息的孤独与渴望。

“故应春瘦减春衣”一句,则是通过对身体因思念而瘦弱的描写,以及对衣服尺寸需要相应减少的细节,来表达内心的哀伤和对春天美好时光的无奈。

“花柳伤心经岁月”中,“花柳”指的是春日的景色,而“伤心”则是因为这些景象反衬出了词人内心的寂寞与悲愁。这里强调了时间的流逝带来的痛楚。

“江湖无梦失津涯”一句,则是通过对无法实现梦想的失落感,以及对渡口(即生活中的重要节点)的迷茫,来表达词人对于未来方向和归属的困惑与无奈。

最后,“到家无树不红飞”则是说,无论回到何处,总能看到花开满径的情景。这一句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词人对家的思念,以及希望在任何地方都能找到心灵的栖息之所。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个人情感的描绘,展现了词人对于时光流逝、人生无常以及家国之思的深刻思考和复杂情感。

收录诗词(496)

王质(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寓居兴国军(今湖北阳新县)。南宋高宗、孝宗时期著名经学家、诗人、文学家

  • 字:景文
  • 号:雪山
  • 籍贯:郓州(今山东东平)
  • 生卒年:1135年—1189年

相关古诗词

真珠帘.栽竹

翠虬夭矫拿苍玉。飞来到、吾庐溪湾山麓。

一笑忽相逢,更解包投宿。

北池之畔西墙曲,与主人、呼青吸绿。

恨我,无天寒翠袖,共倚修竹。

每遇飞雪萧萧,更惊风摵摵,清标可掬。

更与月同来,无半点尘俗。

冬有寒梅闲相伴,春亦有、幽兰相逐。香足。

才露下霜飞,又有秋菊。

形式: 词牌: 真珠帘

清平乐(其一)感怀

江沙带湿。莎露和烟泣。落日欲低红未入。

悄悄暮峰凝立。疏林秀色荒寒。频频驻骑回看。

应是梧桐影下,秋风蹙碎眉山。

形式: 词牌: 清平乐

清平乐(其三)梅影

从来清瘦。更被春僝僽。瘦得花身无可有。

莫放隔帘风透。一枝相映孤灯。灯明不似花明。

细看横斜影下,如闻溪水泠泠。

形式: 词牌: 清平乐

清平乐(其二)

断桥流水。香满扶疏里。忽见一枝明眼底。

人在山腰水尾。梨花应梦纷纷。征鸿叫断行云。

不见绿毛么凤,一方明月中庭。

形式: 词牌: 清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