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珠帘.栽竹

翠虬夭矫拿苍玉。飞来到、吾庐溪湾山麓。

一笑忽相逢,更解包投宿。

北池之畔西墙曲,与主人、呼青吸绿。

恨我,无天寒翠袖,共倚修竹。

每遇飞雪萧萧,更惊风摵摵,清标可掬。

更与月同来,无半点尘俗。

冬有寒梅闲相伴,春亦有、幽兰相逐。香足。

才露下霜飞,又有秋菊。

形式: 词牌: 真珠帘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幽静山林之中的生活图景。开篇“翠虬夭矫拿苍玉”一句,运用了鲜明的意象,将自然界的美丽与神秘结合,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独特感受。“飞来到、吾庐溪湾山麓”则透露出诗人隐逸于山林之中的生活状态。

“一笑忽相逢,更解包投宿”表达了一种随遇而安的心态,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不羁的生活让人感受到一种超然物外的宁静。接着,“北池之畔西墙曲,与主人、呼青吸绿”一句,则是对这种隐逸生活中的环境描写,以及与自然亲密接触的情景。

“恨我,無天寒翠袖,共倚修竹”表达了诗人对于无法长久享受这份宁静的惆怅,但即便如此,他仍然沉醉于这种与大自然相依相偎的生活之中。接下来的“每遇飞雪萧萧,更惊风摵摵,清标可掬”则是对季节变迁中自然美景的描绘,诗人对这些自然现象有着深刻的感受和欣赏。

“更与月同来,无半点尘俗”一句,表达了诗人超脱世俗纷扰,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心境。“冬有寒梅闲相伴,春亦有、幽兰相逐。香足。”则是对四季中美好事物的赞美,无论是寒冷的冬天,还是温暖的春日,都有各自独特的景致与诗人为伴。

最后,“才露下霜飞,又有秋菊”则是在描绘秋天的景象,连续的自然意象构成了这首诗浓郁的艺术氛围,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无尽的赞美与情感寄托。这是一首充满生机与诗意的作品,每一句都透露出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热爱。

收录诗词(496)

王质(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寓居兴国军(今湖北阳新县)。南宋高宗、孝宗时期著名经学家、诗人、文学家

  • 字:景文
  • 号:雪山
  • 籍贯:郓州(今山东东平)
  • 生卒年:1135年—1189年

相关古诗词

清平乐(其一)感怀

江沙带湿。莎露和烟泣。落日欲低红未入。

悄悄暮峰凝立。疏林秀色荒寒。频频驻骑回看。

应是梧桐影下,秋风蹙碎眉山。

形式: 词牌: 清平乐

清平乐(其三)梅影

从来清瘦。更被春僝僽。瘦得花身无可有。

莫放隔帘风透。一枝相映孤灯。灯明不似花明。

细看横斜影下,如闻溪水泠泠。

形式: 词牌: 清平乐

清平乐(其二)

断桥流水。香满扶疏里。忽见一枝明眼底。

人在山腰水尾。梨花应梦纷纷。征鸿叫断行云。

不见绿毛么凤,一方明月中庭。

形式: 词牌: 清平乐

眼儿媚.送别

雨润梨花雪未乾。犹自有春寒。

不如且住,清明寒食,数日之间。

想君行尽嘉陵水,我已下江南。

相看万里,时须片纸,各报平安。

形式: 词牌: 眼儿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