荅宇文仲美

五两夜逐秋鸿徂,十年辟兵无定居。

君今不奏子虚赋,我亦终返班生庐。

蹲鸱如斗足野饭,江鱼斫玉分王馀。

更种南山豆一顷,试看身子带经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贝琼所作的《答宇文仲美》。诗中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宇文仲美的深厚友情,以及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首句“五两夜逐秋鸿徂”,以秋夜的景象起笔,五两指的是古代的一种量具,这里借指夜晚的时光,秋鸿则象征着迁徙的鸿雁,暗示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替。这一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氛围,预示着时光易逝,岁月无情。

接着,“十年辟兵无定居”一句,直接点明了诗人长期漂泊不定的生活状态,表达了对安定生活的渴望。这里的“辟兵”可能是指躲避战乱或困难,而“无定居”则强调了诗人多年来的流浪生活,没有固定的住所。

“君今不奏子虚赋,我亦终返班生庐”两句,运用典故,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子虚赋出自司马相如的《子虚赋》,常被用来形容虚构或夸张的文辞;班生庐则是指班固的居所,这里借用这两个典故,既是对友人才华的赞美,也是对自己归隐生活的向往。

“蹲鸱如斗足野饭,江鱼斫玉分王馀”两句,描绘了诗人想象中的田园生活场景。蹲鸱是一种野菜,足野饭意味着以野菜充饥,体现了生活的简朴;江鱼斫玉则描绘了江边捕鱼的情景,分王馀则是分享收获的意思,整体营造了一幅宁静、和谐的乡村生活画面。

最后,“更种南山豆一顷,试看身子带经锄”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生活的规划和期待。他希望在南山种上一顷地,亲自耕作,过上自给自足的田园生活,同时“带经锄”则暗示了在劳作之余,不忘读书学习,追求精神上的充实。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生活状态、友情和理想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友情的珍视。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富有诗意,是一首充满人文关怀和生活哲思的作品。

收录诗词(587)

贝琼(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冬日漫兴

大阴十日犹未解,腊月荆扬气候偏。

雨合树声来夜半,风催花信立春前。

酒徒已老今何处,狂客不归殊可怜。

山茶一株欲烂熳,百壶留我醉新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巳酉立春日

今朝独酌黄柑酒,海曲逢春且自宽。

老爱陶潜家栗里,贫如杜甫客云安。

身轻不佩将军印,发短犹胜隐士冠。

试笔更题新帖子,风光无处不宜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正月二日偕邵筼谷过吕德常宅留饮

东风十日消残雪,溪上水生三尺高。

同舟为觅故人去,闭阁不放老兵逃。

银甲弹筝促雁柱,玉盘缕肉鸣鸾刀。

夜深更尽百杯酒,莫惜淋漓宫锦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闻夏士文南归喜而有作特先寄之

传闻正月楼船发,灵鹊先人到竹扉。

突厥残兵河外徙,慕容诸客海边归。

山花雨过红于酒,江草春深绿染衣。

从此高歌太平日,往来林下定无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