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二日偕邵筼谷过吕德常宅留饮

东风十日消残雪,溪上水生三尺高。

同舟为觅故人去,闭阁不放老兵逃。

银甲弹筝促雁柱,玉盘缕肉鸣鸾刀。

夜深更尽百杯酒,莫惜淋漓宫锦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正月二日诗人贝琼与友人邵筼谷拜访吕德常宅邸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春日的生机与宴会的热闹。

首句“东风十日消残雪”,春风送暖,十天后积雪渐消,预示着春天的到来。次句“溪上水生三尺高”,溪流因融雪而上涨,生动描绘出春水初生的景象。这两句以自然景观开篇,营造出春意盎然的氛围。

接着,“同舟为觅故人去”,诗人与友人乘船寻访老友,体现了友情的深厚与对旧情的珍视。“闭阁不放老兵逃”,主人热情款待,不让客人轻易离去,展现主人的热情好客。

“银甲弹筝促雁柱”描绘了宴会上音乐的美妙,银色的筝甲在雁柱上轻轻拨动,发出悦耳的声音。“玉盘缕肉鸣鸾刀”,精美的玉盘中摆放着细切的肉片,鸾刀切割时发出清脆的声音,展现了宴席上的奢华与精致。

“夜深更尽百杯酒”,夜晚深沉,宴饮持续到深夜,共饮百杯之多,体现了宴会的热烈与畅饮的乐趣。“莫惜淋漓宫锦袍”,即使衣袍湿透也不在乎,表达了诗人豪放不羁的性格和对友情的珍视。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场景描写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明代文人聚会的雅致与欢乐,以及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热爱。

收录诗词(587)

贝琼(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闻夏士文南归喜而有作特先寄之

传闻正月楼船发,灵鹊先人到竹扉。

突厥残兵河外徙,慕容诸客海边归。

山花雨过红于酒,江草春深绿染衣。

从此高歌太平日,往来林下定无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寄陈性天(其一)

西岳云台陈处士,移家秋浦四无邻。

光生虚室浑如雪,梦在清都别是春。

捣药或闻林下鸟,看花长误世间人。

我来更乞胡麻饭,为尔题诗满绿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寄陈性天(其二)

汛扫天坛事老君,即从年少悟奇文。

青童汲井朝分乳,玉女裁衣夜染云。

水上赤鱼还可驾,山头白鹤自成群。

遥知客去能长啸,月冷天空半岭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三月五日饮于性天所有紫牡丹一本三花不意池馆丘墟之后复见于此为赋

名花新剖麝囊开,与客花时踏雨来。

越土一枝分阆苑,春风三朵出瑶台。

朝云重压珊瑚树,宿露低倾玛瑙杯。

重忆当时歌舞处,五侯池馆锦千堆。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